本报讯(通讯员徐春浩)日前,由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太极拳学院)主办的以“武术·社会·人”为主题的太极拳研讨会在太极拳发源地——焦作市举行。河南理工大学地域武术文化研究中心、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承办了此次研讨会,来自全国的太极拳专家、知名企业及文化界、武术界的知名人士参加了研讨会。
会议通过对武术、社会、人三者关系的探讨,阐述了当下焦作太极拳“抱着金碗没饭吃”的窘境,对焦作太极拳如何走出河南、推向全国、走进世界进行了积极讨论、探索和研究,并力求为太极拳推广寻找到合适的出路。
据介绍,太极拳是17世纪中叶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的陈王廷在家传拳法的基础上,吸收众家武术之长,融合易学、中医等思想,创编出的一套具有阴阳开合、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新拳法。自诞生起,太极拳在发源地陈家沟世代传承,从第十四世陈长兴起,开始向外传播,后逐渐衍生出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多家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