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产经观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温县以招商促转型
沁阳碳素“走出去”战略落地生金
找准“落点”好提升
走出去,便是一片艳阳天
青年专家15年创新路上不停步
我市重点项目建设发展态势良好
修武成为农村商务信息服务试点县
刘建军与黄河澄泥砚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8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建军与黄河澄泥砚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杨 帆

  8月5日,在武陟县森鑫文化产品经营部,记者采访到了正在指导工人雕刻砚台的焦作市知识产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建军。

  黄河澄泥砚与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的歙砚、甘肃临洮的洮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其以沉淀千年黄河渍泥为原料,经特殊炉火烧炼而成,质坚耐磨,观若碧玉,抚若童肌,储墨不涸,积墨不腐,厉寒不冰,呵气可研,不伤笔,不损毫,唐宋皆为贡品。黄河澄泥砚兴于唐,盛于宋,明末清初日趋衰败,制作工艺逐渐失传。

  今年44岁的刘建军原籍渑池县,1988年举家迁移到沁阳农村。生长在黄河边的刘建军从小爱好美术,尤其喜欢用黄河泥土捏制各种小动物。走出校门后,务农在家的刘建军开始制作根雕,卖点小钱补贴家用。一次偶然机会,他从父亲的藏书中翻出了一本介绍历史名砚——黄河澄泥砚的书,也就是这本书改变了刘建军的人生。从此,他与黄河澄泥砚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小爱钻研的刘建军买了许多有关砚台和工艺美术的书籍,经过近10余年的潜心研究和反复试验,终于成功掌握了黄河澄泥砚的原料配方和制作工艺。1996年,他创办了沁阳市黄河澄泥砚厂。今年3月,他又在武陟县创办了武陟县森鑫文化产品经营部,开发、生产、销售黄河澄泥砚,同时利用太行山优质石料开发出了神农山石砚。目前,刘建军生产的产品已涵盖黄河澄泥砚、神农山石砚两大类41个系列80多个品种。

  2001年3月,刘建军的黄河澄泥砚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核发的发明专利证书。2006年,他的作品《荷花砚》被评为首届河南省知名文化产品。2008年,他被评为河南省十大创作英才。今年4月中旬,在市知识产权局、市科协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焦作市首届知识产权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上,刘建军被评为焦作市知识产权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其制作的“李商隐砚”获得金奖、“九九归一砚”和“龙凤呈祥砚”获得银奖。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