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在马村区待王街道白庄村文化大院里,锣鼓队的文艺骨干们正敲得热火朝天,他们个个都是多面手,大鼓、小锣、乐器……样样精通。在村委会主任卢国强的组织带领下,这支由10多人组成的锣鼓队,不断创新鼓点、变换打法,扩充表演内容,培养青年接班人,逐渐成为新农村文化大舞台上的亮点。
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该街道结合开展的“人民在心中、转型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以各村为主阵地,整合资源,精心谋划,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努力构筑新农村文化大舞台。
健全组织,选好文化热心人
卢师谦是一位热心的戏曲爱好者,在该街道成立的文化大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中,成了爱管“闲事儿”的热心人之一。该街道白庄村为了传承河南戏曲,他磨破了嘴皮、跑断了腿,不仅邀请市豫剧团的专业演员前来授课,还积极组织广大的戏曲爱好者,组成了20余人的戏迷俱乐部,并在每周六举办戏曲演唱会,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如今,像卢师谦一样爱管“闲事儿”的人,已经成了基层文化活动的骨干。在这些文化热心人的感召和影响下,广大群众也自发参加各种文艺活动,传统文化有了时代新韵律,群众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越活越有奔头。
完善设施,建好阵地搭平台
如今的待王街道,村村可见体育娱乐设施,家家参与文化娱乐活动,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等应有尽有。该街道在完善活动场所的同时,也加强了村办公场所建设,配备了电脑、办公桌椅等办公设备,有效促进了硬件完善和软件升级;不断完善的管理制度、考核细则,切实做到让制度管人、让制度管事;以文化大院为载体,积极开展教育宣传、优生优育咨询、健康查体等活动,使文化大院服务群众的职能得到充分体现。
发挥效能,文化大院绽放文明花
丰富多彩的文化阵地,让群众的生活多姿多彩;主题鲜明的文娱活动,让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该街道通过阵地渗透、载体驱动、主题实践等有效形式,鼓励村民积极主动参加清理卫生、秸秆禁烧、苗木绿化等村内集体活动,帮助孤寡老人、救助贫困病人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尊老爱幼、保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秩序已逐渐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等一系列评选活动,深受群众欢迎。
如今,一走进待王街道,随处可见讲文明、树新风的宣传图画。邓庄村88岁老人牛效礼深切感受到了新农村的变化。他说:“没搞文化大院以前,村民都在一起打牌、闲聊,有时候还扯出是非呢。现在,村里真是焕然一新,真可谓是大院连接你我他,村民相亲如一家。”
崔 晶 张天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