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王府井百货的新纪录
全市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召开
赢在转型
市领导慰问穆斯林群众
我市启动“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单位”和
“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岗”创建活动
省干线公路“好路杯”竞赛金杯花落焦作
“驻村干部让俺喝上了放心水”
靳长根一部预防腐败著作出版
导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8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赢在转型
—— 佰利联深度转型样本解读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孙国利

  本报通讯员 杨 勇 焦春丽

  转型力催生发展力,发展力彰显转型力。

  这几年,在业界风生水起的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手执转型发展利器,持之以恒创新求变,上演了一出谋在转型、干在转型、赢在转型的好戏,以业界为之错愕的发展力成为焦作经济百花园中一支奇葩。

  转型发展,是佰利联科学发展的荣耀,更是佰利联科学发展的底气。目前,在钛白粉这一主导产品的强力支撑下,佰利联产能、收入、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军企业。

  原本四平八稳的佰利联,何以如此巨变?“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咋发展?”董事长许刚言之凿凿:“以持续不断的创新为载体,持之以恒地转型发展,培育科学发展的核动力。”

  一个“转”字,扣准了佰利联的发展脉搏。立足企业化工生产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国家产业政策,咬定钛白粉这一精细化工产品,通过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技术与规模扩张的协调统一。这种发展方式,就是佰利联对转型发展的持续探索。毫不讳言,佰利联的转型探索极具标本意义:而今,佰利联曾经的当家产品锆盐几乎无利可图,能创行业奇迹,全靠钛白粉。对此,许刚感慨道:“若不做钛白粉,企业早已关门大吉,死路一条;若钛白粉做不到现在的规模,企业必然是老牛拉破车,永远落伍。”

  转型示范,之于佰利联,是历史的选择,更是现实的必然。佰利联的前身是市化工总厂,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作坊式工厂。50多年来,佰利联以硫酸、锆、铝和钛白粉为着力点,敢于否定,善于超越,规模由小到大,产品从单一到系列化,曾创造过连续20年赢利的业界传奇。

  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对此,佰利联了然于胸,如果缺乏科学统筹,没有清晰的转型思路,就会在发展的大潮中迷失方向。转型发展是方向,但如何转、转向哪里,则取决于上什么项目。现在看来,转型发展这一步,佰利联迈得果敢而坚定。

  曾经,佰利联以亚洲最大的硫酸铝生产基地而骄傲;曾经,佰利联以全球最大的锆盐产品基地而自豪。但时移世易,伴随着市场大潮的洗礼,这两种产品“英雄难提当年勇”,几乎没有做大的可能。究竟该干啥?是锆,还是钛,佰利联犹豫过、彷徨过。许刚回忆说,满打满算,锆的全球市场份额不到20亿元,且增长空间有限,即使佰利联全部占领,又如何?硫酸铝,出厂价每吨600多元,而运到上海或者广东,吨运费就要400元,哪有钱赚?

  佰利联的转型发展,很实际,很管用:一看发展方向,二看市场容量,三看潜在利润,四看辐射范围。在全面分析市场后,佰利联发现我国钛白粉年人均消费量1000克左右,仅为欧美国家的四分之一,发展空间巨大。据此,佰利联未雨绸缪,立足企业化工生产经验成熟的实际,结合市场需求和国家产业政策,将主导产品定位在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钛白粉上。上世纪90年代初,佰利联以年产1000吨的能力介入钛白粉行业,小试牛刀。此后,佰利联钛白粉的产能一年数变,从1000吨到3000吨,从3000吨到6000吨,初具规模。2000年以来,佰利联钛白粉产能由6000吨增加到1万吨,又到2万吨,再到5万吨、8万吨、12万吨、15万吨。此时,国内钛白粉需求持续膨胀,预计2015年将达到260万吨。据此,佰利联果断拍板:立足企业实际和市场需求,抓住金融危机条件下项目建设成本相对较低的机遇,快速膨胀钛白粉生产规模。目前,佰利联在技术、市场、品牌、质量等方面核心竞争力极强,钛白粉产能、固定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净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按照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资本利润的最大化只能建立在生产资源要素成本的相对最小化基础上。生产成本的最小化和资本利润的最大化,永远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而绝不可能是互利共赢的关系。据此,佰利联协助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延伸钛白粉产业链,筹建涂料、型材、橡胶等下游产业,并达成了良好的合作意向,实现了共赢。目前部分企业已在市西部工业集聚区正式投产,其中汉莎涂料的重磅登场,打破了我省无本土涂料的局面。该涂料企业依托毗邻的佰利联钛白粉,采用国际先进的生产工艺,积极推进原材料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变,并初步形成了循环经济产业链,可谓风鹏正举。

  转型发展,不是简单的推倒重来,而是要转出优势,突出特色。从一定意义上讲,转型必先成型,然后才是在转中提升。之于佰利联,优先发展钛白粉,并不意味着彻底放弃原有的锆等优势产品。对此,许刚胸有成竹,对于上述两种产品的发展,基本定位是为钛白粉服务。他说,佰利联目前锆产品规模为年产2万吨,功能定位是用高新技术及新型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全力拉长产业链条。

  氯氧化锆起家,50年持续创新,2万吨产能全球翘楚,佰利联原来一直以其相对高价出口沾沾自喜。许刚出国考察时,客户送给他一把精致的纳米陶瓷刀,并说原料就是佰利联生产的。他把玩之后反思:自己的产品经超微技术加工后,利润即成倍增长。如果做成新材料,附加值的提升将以10倍计算。如此好事,自己为何不干?

  之后,佰利联与科创投资公司以及自然人合资共建维纳精细陶瓷公司。维纳陶瓷坚持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研发道路,先后突破纳米粉造粒、添加剂应用等技术瓶颈,产品的主要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储备、知识产权和客户群体。目前,佰利联麾下的维纳陶瓷已建成各种氯氧化锆磨介、氯氧化锆陶瓷结构件生产线,产品远销韩、日、美、英等国。投资2.6亿元的佰利联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主要建设年产1000吨纳米陶瓷结构件及1万吨珠光纳米材料生产线,建成达产后,预计年新增销售收入4.5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精细陶瓷结构件生产企业。

  对于传统产品硫酸的发展,佰利联也有过人之处。佰利联原来拥有硫酸产能12万吨,但工艺落后,污染较重,几乎无效益可言。为企业发展,佰利联将其全部淘汰,新上两个年产30万吨附带热电联产的硫磺制酸项目,全力服务钛白粉生产。许刚说,正是因为拥有硫磺制酸和热电项目,佰利联在与业内大鳄的竞争中,具备了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比如,在金融危机时期,佰利联仅有两个多月的阵痛,而后金融危机时期,佰利联利润逐月攀升。再比如,佰利联出口形势向好,连年位居行业之首。

  佰利联的转型示范,带着阳光,迎着风雨,爬坡过坎,一路前行。转型发展,佰利联有基础、有条件、有作为,但成功破题之后,又该如何为全市乃至全省工业企业的转型发展探索路子、提供借鉴呢?

  佰利联未来产业规划的核心,是建设具有年产50万吨高、中档钛白粉生产能力的亚洲最大、世界排名前六位的钛白应用生产基地,生产符合产业发展潮流的高科技功能应用型材料。为确保规划产业的健康发展,佰利联拟在市西部工业集聚区内,依托其老厂区,规划建设精细化工产业园和新材料工业园。

  佰利联的基本发展盘面是啥?许刚说:“以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为导向,以集团化、规模化、高技术化、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为目标,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基础,以企业上市、资本运作、兼并重组、合资合作为支撑,以人才引进、技术创新与合作、管理创新为保障,通过对钛、锆主导产品的规模化开发和延伸性开发,扩大和巩固行业优势,实现由一般性高新技术企业向高端精细化工企业和新材料工业企业的全面转型,使企业钛白粉产业规模居世界前列、亚洲第一,打造钛白技术含量高、品种齐全,新材料产业最具活力的国际大型精细化工集团。”

  围绕“十二五”发展蓝图,在产业规划方面,佰利联将以钛白粉规模扩产和新材料产业建设为中心的两个产业园区建设为基础,通过上下游产业开发,建立完善的钛白粉产业链。同时,佰利联将以钛白粉延伸产品、终端产品和精细纳米、陶瓷新材料为主体,通过引资和合作,争取到“十二五” 末、“十三五”初,使企业发展成为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大型无机精细化工企业。

  路选对了,就要坚定地走下去。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是一场攻坚战,更是持久战。而今,佰利联的转型发展已漂亮起势,只要持之以恒,不断摸索,在实践中推陈出新,在转型中超越自我,我们相信,佰利联的科学发展,前景可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