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今日武陟/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县中医院来了“洋医生”
图片新闻
全民健身日
快乐动起来
图片新闻
安全生产常抓不懈
我县棚户区改造项目
获中央资金390万元
谢旗营依法治镇成效明显
四只拖鞋牵出真凶
全力提升服务企业水平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8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县中医院来了“洋医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特约通讯员 任永立 张仕瑞

  “太神奇了!”看到医生用推拿手法在为椎间盘突出患者复位,“洋医生”特别惊讶,“在德国,治疗这种病只能做手术,要花很多的钱,病程也长,病人是非常痛苦的!”

  “用艾叶熏脚就能治疗孕妇胎位不正,时间短,效果好,还没有痛苦,真想不到!”“洋医生”翘起大拇指说。

  7月26日,县中医院里来了两个“洋医生”,他们是来自万里之外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哈尔茨格罗德市的巴思天(中文译名)和海娜(中文译名)。

  翻译告诉笔者,34岁的巴思天是当地一家私立医院的院长,曾经跟随一名中国医生学习中医,对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特别感兴趣;49岁的海娜是一家公立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医疗技术和声誉在当地非常高,来中国学习中医妇产科技术是她梦寐以求的心愿。巴思天和海娜都是中国太极拳的爱好者,他们和我县在德国任教的太极拳师成利军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切磋拳艺。他们这次是来参加“第七届中国焦作太极拳交流大赛”的。

  县中医院是我省一家享有盛誉的县级中医综合医院,糖尿病科、骨伤科被确定为河南省中医重点专科,通过开展讲座等形式指导乡村医生开展针灸、推拿等中医药适宜技术,率先在河南省中医医疗机构开展优质服务量化管理,多次获得“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先进单位”、河南省“中医院建设先进单位”等殊荣。

  “我可以在这里学习中医推拿、针灸技术吗?”巴思天和海娜异口同声地问道。

  为保证两位国际友人学有所用,该院特意安排从业均在二十年以上、诊疗技术精湛、医德医风良好好的韩立斌、古群山、昝长松、梁凤琴等6位医师带教,从中医基础理论学习、针灸穴位确定到推拿技巧掌握等逐一明确课时掌握重点,手把手教,耐心指导,确保学习效果。

  该院院长张保国告诉笔者,巴思天的中文名字是“爱中”,海娜的中文名字是“爱华”。他们的名字是来中医院学习后起的,表达了他们对中国的热爱之情,期待着中德关系亲如鱼水,期待着能把中医药技术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几天来,“爱中”和“爱华”在县中医院学习非常认真,生活上非常简朴,除正常学习外,两人还经常深入其他科室指导业务、交流学习体会,公休之余在诊室里打打太极拳是他们最开心的事。

  “爱中”还将该院的“优质服务执行指南”逐字逐句翻译成德语。他说:“这里的医院管理非常人性化、规范化、科学化,我要把这些经验带到德国。”

  “爱中”在笔记本上写道: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把我和这片土地及人民联系在了一起。县中医院的开放和友爱深深的感动了我。我爱中国,我爱武陟,我爱中医院。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