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前不久,记者来到解放工商分局采访时得知,中原红盾市场巡查集中行动开展以来,该分局采取群众举报与市场巡查的办法,查处了多起假冒伪劣案件。在这些看似普通的案件中,不少案件是该分局执法人员与不法分子斗智斗勇的结果,其中该分局近日查处的一起涉嫌假冒阀门案,更是一场“猎人”与“狐狸”的较量。
7月31日,我市一名群众举报,称有人通过物流,将一批假冒的阀门从浙江运至解放区一家物流公司。解放工商分局接到举报后,随即组织执法人员前往举报地点查处。由于消息可靠,该分局执法人员很快就从这家物流公司搜查到了这批涉嫌假冒的阀门。
尽管知道这批阀门有问题,这家物流公司却不愿交出,称无法与客户交代。由于物流公司不配合,执法办案一时陷入僵局。该分局执法人员保持克制的态度,不急不躁,耐心与对方讲理谈法。最终,这家物流公司才答应配合工商执法。
然而,在物流公司提交的阀门运单上,所显示的收货人信息仅有电话号码,而且还不是焦作的。经执法人员查询,该电话号码属于浙江温州。工商执法人员根据往常的经验判断,如果贸然打电话,对方肯定会说这批阀门不是其所要的货物,从而打草惊蛇。找不到提货人,工商执法人员就无法立案查处,一时间,执法人员遭遇了难题。
不过,该分局执法人员经过判断分析,认为这批涉嫌假冒的阀门运到焦作,肯定会有人来取。于是,他们决定采取“守株待兔”的策略,等提货人上钩。那家物流公司也承诺,一旦有人提货,就会第一时间通知该分局。
一个多小时后,该分局执法人员接到物流公司电话,提货人来到该公司,准备将阀门运走。该分局执法人员闻讯后,立即赶到现场。不过,提货人却称,自己是被雇来拉货的货车出租车司机,其他一概不知。出了事后,这名司机准备离开。但是,该分局执法人员意识到,这名司机不能离开,否则,该案的线索就会断掉,查案就会陷入被动。该分局执法人员决定顺藤摸瓜,以这名司机作为办案的突破口,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工商执法人员费尽了口舌,司机仍以局外人的姿态,一直声称自己不知道任何情况。就在案件陷入“山穷水尽”时,司机打出的一个电话,让执法人员兴奋不已。原来,司机在受困无法脱身之际,偷偷地向雇其拉货的人打了一个电话。工商执法人员以此为由,让司机不得不交代实情。见自己迟迟无法脱身,司机只好配合执法人员,编个理由将雇他的人叫了出来。不多久,一名年轻人过来提货。工商执法人员以为其就是提货人,于是要求其配合调查此案,而这名年轻人拒不承认自己是提货人。就在这关键时刻,执法人员又想出一个妙计。从货车出租车司机刚打出的电话号码上做文章,让这名年轻人带执法人员到其工作的地方。一到目的地,工商执法人员便拨打了司机手机上所显示的电话号码,这时,那名年轻人店里的铃声响起。执法人员凭此锁定了提货人,并进行立案调查。目前,这起货值2万元的涉嫌假冒阀门案正在调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