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边疆
*项目简介 空竹俗称风葫芦,一般为木质或竹质,中空,因而得名,是一种用线绳抖动使其高速旋转而发出响声的玩具。抖空竹是我国独有的民族体育运动之一,历史悠久,广为流传。它集健身、技巧、娱乐、趣味、观赏于一体,且不分男女性别,不受年龄大小和场地限制,既可单玩于斗室之中,也可群舞于空场之地,也可表演于为舞台之上。其抖法多样,玩法上百,妙趣无限。
*健身作用 抖空竹看上去似乎是很简单的上肢运动,其实不然,它是全身的运动,靠四肢的巧妙配合完成的。要使空竹上下翻飞,玩者用上肢做提、拉、抖、盘、抛、接,下肢做走、跳、绕、骗、落、蹬,眼做瞄、追,腰做扭、随,头做俯仰、转等动作,对人的神经、循环、呼吸、消化、运动系统都有很好的锻炼作用。尤其老年人腰腿不便者,如经常适度抖空竹,对舒筋活血、益寿保健有一定的益处。
*练习者说 武宪平,男,77岁,退休前在原市建委系统工作,现任焦作市空竹队队长。他说:“说起抖空竹有点偶然。一次,我到龙源湖公园转悠,看到一个老头卖空竹,就买了一个。自己学着抖了半个月,空竹会转圈了。打那以后,又来了几个老同志,大家每天在一起玩。2009年10月,我们决定成立个焦作市空竹队,大家推举我当队长。空竹队成立不到一年,就到开封参加了一项全省的比赛,得了一等奖,紧接着又参加在郑州、洛阳举行的全省比赛,都得了奖。后来一下抖到全国,在河北保定、山东济南举行的全国性比赛中都得了奖,还有一个一等奖。现在省里有啥大型会议,市里承办的全国性体育比赛的开幕式,都叫我们去表演。此外,解放区政府、山阳区政府还有一些社区也经常让我们去表演。”
“现在焦作每天坚持抖空竹的有二三百人,龙源湖公园、月季公园、人民公园、焦作师专、五孔桥游园都建立了空竹辅导站。大家平时各自玩,每礼拜六大集中一次,不定点,几个地方轮流转。集中活动时大家相互交流体会、切磋技艺,非常热闹。”
“自从抖空竹以来,我的身体非常好,到现在没给医院打过交道,凡以前认识我的,一见都很惊讶,说我咋成这个样子(很精神)!因为上班时我有胃病,人瘦得不像样。现在能有这样的好身体,不容易呀,都是从苦处过来嘞。咋苦?你看这腿上的疤,都是空竹打的,他们都有,每个人都是‘打’出来的。空竹转速很快,力量很大。一次我在院里练,有只大黄狗很好奇,‘汪汪汪’叫着走到我跟前,我这葫芦(空竹)往其身上一蹭,一下一道沟。我们这些人现在都属于上瘾了,冬天再冷、夏天再热,下午1时到3时就来,准来练。一年365天,俺们没有礼拜天。一出汗可舒服,在家就不行,空调吹得浑身没劲。我们这儿的十几个人,70多岁的占三分之一,都可有精神。嘿,那个劲儿大着哩!你看树上系的那根大绳,一两丈高,我捞着它就上,腿还不用蹬绳。”
“抖空竹这六七年,每个人都有受益哩!”
任守廷,男,70岁,退休前在市地税部门工作,焦作市空竹队副队长。他说:“你看我这头发(乌黑浓密),没染过。有啥秘诀?没有,主要是心情好。有的人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不适应,我从副处岗位退下后,认为就成老百姓了,放下架子,经常和大家在一块儿说说笑笑。开始抖空竹时,我也被空竹打过,你看,这指甲盖就打掉过两回,但仍然坚持练。我上午、下午都练,一天两晌玩,身体比上班时还好。我结合自己的练习体会,写了一首《空竹之歌》,还查找有关资料,总结了抖空竹的六大好处和几点基本要求。除了玩,有时还负责接接外孙,礼拜天做点好吃的叫孩子们过来团聚团聚。现在不图啥,有个好身体,不给子女添麻烦,自己少受痛苦,减少国家负担。”
“正像我在《空竹之歌》里写的:不抖不知道,一抖放不掉。要想身体好,习练空竹是个宝。”
*记者感言 看着这群健康、快乐、幸福的“老顽童”,想着他们为此所受的“苦”、所付出的汗水,记者情有所动、心有所思:老年幸福是最大的幸福,而幸福要靠健康做基础,健康需要持久的体育锻炼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