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 日前,市人民医院骨一科医生在为86岁的赵老太进行左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前,患者突然出现血压升高、心率过速等异常情况,骨一科、麻醉科医生立即启动应急机制,使患者的状态恢复正常,手术才得以顺利进行。而这已经是该院骨一科与麻醉科共同开展老年骨科麻醉技术攻关后,成功实施近百例高龄老人骨折手术中的一例。
据了解,伴随我国老龄化现象的逐步加剧,老年患者呈逐步增多的趋势。其中,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椎体滑脱等慢性骨病的发病率非常高;四肢骨折,特别是髋关节骨折、脊柱骨折等骨创伤的突发率也不断提高。据市人民医院骨一科统计,该科60岁以上患者可以占到患者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由于老年人的肌体组织、细胞形态和重要器官功能都出现衰退现象,免疫力、抗感染能力也明显下降,大多数老人还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因此,老年骨伤患者,特别是高龄骨伤患者在手术中出现的麻醉风险也会成倍增加。
针对老年骨伤患者的特殊情况,该院骨一科名誉主任郭斌和主任吴若丹专门组织成立了老年骨科组,结合每位老年骨伤患者的不同状况,及时在手术前与麻醉科主任张占军进行沟通,共同商讨病情,并制订不同的麻醉方案以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案。同时,麻醉科对老年骨伤患者在手术中的麻醉风险也高度重视,与骨一科共同开展老年骨科麻醉技术攻关,参考国内外先进技术,制订了一套完整细致的老年骨伤手术麻醉方案,确保老年骨伤患者的手术安全。
这次在对赵老太太进行手术前,经过周密的术前检查,在确保患者各项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异常的情况下,郭斌与张占军决定为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下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但是,就在各项工作已经准备就绪,即将对患者进行麻醉时,由于精神紧张,患者的血压突然上升到220/120毫米汞柱,心率每分钟达到120次,并出现严重呕吐等症状,情况十分危急。紧急关头,张占军带领科室人员立即启动危重病人麻醉机制,在连续有创动脉血压、血气分析及全套生命体征检测下,对患者实施调控血压、平衡血容量、稳定内环境及神经内分泌系统平衡,并进行止吐镇静及基本生命系统支持。半个小时后,患者恢复正常;1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生命体征非常平稳。
据统计,在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和骨一科的合作下,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最大年龄为86岁、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患者的最大年龄为91岁、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最大年龄为9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