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家住马村区演马西街的金俊俊,是中国矿业大学的在读学生,最近的一个好消息让他高兴得合不拢嘴:“我现在已经签订信用助学贷款的合同,以后我再也不用为大学学费发愁了。”近日,马村区教育局首次启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行动,开始接受贷款申请。这意味着,马村区考往省外大学的贫困学生,可在家门口贷到学费圆梦大学,每人每年最高能贷6000元。
据了解,该区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困难学生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具有马村区户籍;已被省外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含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正式录取,取得真实、合法、有效的录取通知书的马村区籍新生和马村区籍在省外高校就读的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生。贷款期限是学生正常毕业所需学制加10年,最长不超过14年。贷款主要用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
按照要求,申请生源地贷款时,开发银行生源地贷款信息系统会自动生成“支付宝”账户。审批后,贷款资金将通过“支付宝”划付至学生个人账户,之后根据借款学生就读高校要求,将贷款资金中的学费、住宿费从个人账户划付至就读学校账户,多余部分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费用。
截至目前,该区已有7人提出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其中6人已完成合同签订,贷款3.6万元。
(张拥平 史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