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水涛
“欣欣回来啦,到俺家里坐坐吧。”8月9日上午,郭欣欣走在村里的小路上,街坊邻居们热情地和她打招呼。
“欣欣真是个好闺女,这么多年来特别能吃苦,对老人照顾得真是没说的。”说起郭欣欣,在自家门口乘凉的80岁老太太席肃荣这样夸赞她。
1983年郭欣欣出生在孟州市西虢镇戌楼村一个普通家庭,她像大多数“80后”女孩一样,上大学然后工作,然而命运并没有眷顾她,在她23岁的时候母亲突然患病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为了照顾因重病成为植物人的妈妈和瘫痪的奶奶,郭欣欣毅然辞去工作,回到家里照顾两位老人。在其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里,郭欣欣用自己的孝心演绎了别样动人的青春。
2006年6月,正在武汉一家医院工作的郭欣欣接到家里消息,母亲突发脑出血经抢救虽保住了生命却成为了植物人。听闻此消息,郭欣欣犹如万箭穿心。家庭的变故和刚有起色的工作该如何选择?郭欣欣毅然辞去工作回家照看母亲。
“当时父亲要打工挣钱养活全家人,弟弟还小正在上学,对于我来说,工作以后可以再找,但是母亲只有一个,父母把自己养这么大,现在也该我报恩了,我必须回家照看母亲。”郭欣欣说。
回到家中,看到躺在床上已经不会说话的母亲,郭欣欣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流下了眼泪,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母亲照顾好。给母亲擦身、翻身、按摩、喂饭、洗被褥等成了郭欣欣日常的生活内容。
然而上天似乎在考验郭欣欣的孝心,在她照顾母亲一年多后,奶奶也因年龄大且患有多种疾病造成下半身瘫痪,郭欣欣又责无旁贷地挑起了照顾奶奶的重担。
为了更好地照顾两位老人,学习护理专业的郭欣欣制定了一个详细的时间表来安排自己每天的时间。郭欣欣每天4点多起床,5点开始为两位老人和家里其他人做饭。因为母亲只能吃流食且奶奶也只能吃清淡的饭菜,每次郭欣欣都要做三锅不同的饭,然后分别一勺一勺地喂母亲和奶奶吃。7点,郭欣欣要给两位老人分别按摩半个小时,9点打开收音机让两位老人听戏,10点推奶奶下床活动1小时。下午2点开始为两位老人擦洗身子并按摩,下午4点把奶奶再推出去让她和邻居们说说话。吃过晚饭后,郭欣欣还要再陪两位老人看看电视,之后还要和奶奶聊天,避免她烦闷。
郭欣欣这一坚持就是五年。2010年和2011年,郭欣欣的母亲和奶奶相继离世,那五年中,郭欣欣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一年四季都和母亲睡在一张床上,无论冬天多冷,郭欣欣都坚持洗晒被褥,没有让奶奶和母亲睡过一次湿褥子,没有让奶奶和母亲身上得过褥疮。五年中,郭欣欣时刻守在奶奶和母亲身边,无论是春节还是庙会,村里的热闹事好像都与她无关,因事外出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三天。
在那五年里,作为一个风华正茂的女孩,郭欣欣承受了常人无法承受的压力。“我有时也感到身心疲惫,也偷偷地掉过眼泪,尤其是奶奶患老年痴呆症后,有时候还用拐杖打我,但是想一想作为母亲的女儿、奶奶的孙女,通过自己的照顾能够多延续两位老人的生命,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回想起这些年来的经历,郭欣欣终于没有忍住,掉下了眼泪。
郭欣欣孝敬老人的故事也被周边乡邻传为佳话,不少老人领着自家孩子、儿媳来向郭欣欣学习,也有不少人来给郭欣欣提亲,但是为了照顾老人,郭欣欣拒绝了所有的提亲。直到两位老人相继离世后,郭欣欣才顾上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
2012年冬,郭欣欣嫁到了西虢镇韩庄村。组建了新家庭的郭欣欣依然坚持照顾新家的几位老人。她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乡邻们的赞赏,郭欣欣从一个好闺女又成为一个人人称赞的好儿媳。
为了影响更多的人孝敬父母长辈,也为了让更多的孤寡老人得到照顾,2012年1月,郭欣欣自发组织了一个孝亲敬老团队,号召身边的亲朋好友加入到这个团队来照顾那些瘫痪在床的老人。目前,该团队已由最初的1人发展到现在的21人。
“平时我们会组织团队成员对空巢老人、孤残老人及瘫痪卧床老人进行日常护理,并教老人的孩子一些日常护理知识,平均每个星期要去看望老人四次。现在我和丈夫每个月都拿出工资的一半当作孝亲敬老团队的活动经费,每到节假日都去慰问这些老人,给他们提供帮助。”郭欣欣说。
“我和欣欣家离的不算近,欣欣得知我老伴儿瘫痪在床后,经常来我家询问老伴儿的身体状况,给老伴儿按摩,还给老伴儿喂水喂饭,真像自家的亲闺女一样。”该村村民钟贵生对记者说。
郭欣欣的坚持也为其赢得了一项项荣誉。2012年以来,郭欣欣先后获得“河南省十大孝亲敬老楷模”“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提名奖”“2012年感动焦作十大人物”等荣誉,并入选“中国好人榜”。 郭欣欣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孝至爱的真谛,更用自己的言行展示了“80后”的担当与风采。
(郭欣欣的先进事迹由本报和焦作广播电视台《焦作新闻》《零距离》栏目,《焦作广播电视报》,焦作网共同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