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陈献军)8月15日一大早,在马村区待王街道靳作村的农家书屋里传出阵阵欢声笑语,这里就是被学生们称为“快乐驿站”的地方。
走进书屋,笔者看到宽敞明亮的房间、整齐的书架、分门别类的图书、每天更新的报纸,还有一群正在读书的少年儿童。据该村书屋管理员刘玉慧介绍,这个农家书屋共有5000多本书,书籍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医疗、种植、管理、饲养等各个方面,同时还提供相应的党的理论知识,党报、党刊等书籍。
暑期以来,为了让村内的学生远离网吧、水坑等场所,该村又专门购置了一批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漫画等少儿书籍,坚持每天开放,以便于学生们到书屋里看书、学习,丰富课外知识。
该村一名正在阅读《稻草人》的小学生对笔者说:“书屋里的书籍既不用自己掏钱买,又能增长知识,真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