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秋
实习生 刘 苗
拉开井盖、下到井底、揭开水表盖、擦拭干净、看准指数、爬出井口、作好记录……8月13日11时,记者在龙源湖小区广场前看到,烈日下,一个小伙子从表井里爬上来的时候,工作衣几乎已经湿透了。他就是市水务公司新区供水服务所抄表员薛磊。
“你好,我是水务公司抄表员小薛,这是上期的水费单,请及时缴费!”刚抄过表的薛磊及时将水费单送到用户手中。今年33岁的薛磊负责新区1708个用户的水表抄缴工作,看似用户不多,实际上他负责的地方是全公司范围最广的:南起华亿驾校,北至人民路,西起普济路,东到厦工机械。薛磊的同事小冯告诉记者:“经常看到薛磊抄两三块表后就蹬着电动自行车回来了,换块电瓶就又出去了。”
在薛磊的电动自行车上,常备有铁钩、水、抹布、手电筒等“装备”。
“一瓶水也算‘装备’?”记者好奇地问。
“那水可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来冲洗水表上的泥土的,否则没法看清水表上的读数。”
在一处狭小的表井前,薛磊用铁钩拉开十几公斤重的表井盖,打开水瓶,清洗水表上的泥土,再用手电筒照一下,才能看清楚水表读数。“有些表井我没法下去,所以就得用水冲掉水表上的泥土,有时候还得找一根长木棍绑上抹布擦水表盖呢。”薛磊说。
在迎宾路的一侧,记者跟着薛磊和新区供水服务所所长尚琨来到一块表井前,2米深的表井下潮湿阴暗,薛磊小心翼翼地侧身跳下去。
“DN100mm,指数14555。”薛磊的声音从井下传上来,尚琨将薛磊说的用水指数填写到账本上。按照公司规定,水表口径在DN50mm以上的大客户,所长必须一同去抄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每月3日至15日是薛磊的抄表期,每月至少发放1000张水费通知单、催款通知单及停水通知单。薛磊每天一早出发,有时到了晚上才能回家。气温高时,薛磊早晨五六点就开始抄表,每天至少要抄130块水表。
烈日下,薛磊光是骑车赶路的时间就需要一两个小时。每天这样奔波着、忙碌着,风雨无阻。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薛磊对此毫无怨言,总是认真履行着一名抄表员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