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李涛 实习生韩长玲)教育乱收费一直以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昨日,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从8月初至10月底,我市将重拳治理教育乱收费。
据了解,今年我市将着重对择校乱收费、教辅材料散滥、补课乱收费等教育乱收费问题进行整治,全面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在治理教育乱收费方面,我市要求各县市区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合理划定学校招生范围并向社会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市教育局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就近入学比例、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招生信息公开落实情况等;严格查处与升学挂钩的捐资助学行为、以特长生为名乱收费、公办学校以民办名义乱收费,严禁地方政府、有关单位和学校以任何名义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坚决纠正与升学挂钩的奥数等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和各种形式的升学考试行为。
在治理中小学教辅材料散滥问题方面,我市要求各县市区及各学校建立完善中小学教辅材料“一科一辅”管理机制,完成中小学教辅材料“一科一辅”评议推荐工作,真正把质优价廉的教辅材料列入推荐目录。
市教育局将成立专项督查组,对各县市区及各学校制定的实施办法及教辅材料评议公告进行合规性、廉洁性评估,对各中小学教辅材料评议推荐工作和教辅材料出版资质、授权、推荐目录、选用、价格等方面的执行情况开展全面检查,坚决查处评议推荐过程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违规操作、徇私舞弊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切实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我市要求各县市区及各学校要把治理补课乱收费作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坚决治理“课堂内容课外补”、公办教师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补课、学校组织集体补课乱收费等突出问题。市教育局严肃查处学校及其教职工组织或参与补课乱收费的行为;清理公办中小学向社会培训机构提供举办补课活动的场所和设施等问题;纠正以家长委员会、班委会等形式变相组织补课及收费的做法;将是否组织、参与补课乱收费作为对学校办学行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于违反规定的进行通报,一律取消评优资格。
市教育局要求广大中小学教师应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得到社会机构从事补课活动。对于公办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的,在教师年度考核中给予“不合格”认定,考核结果将作为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并进行严肃处理;对于在课堂上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课堂内容课外补”的,将依据《教师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被解聘。
同时,市教育局决定从本月起,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治理有偿补课和违规征订使用教辅材料等专项督查,并派出四个工作组,对各县市区直学校进行抽查,对各县市一中、城区热点学校、市直学校逐个检查,坚决清退违规收费,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