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年初以来,马村区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委“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的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融入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大局,以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和特色商业区“三区建设”为抓手,强力实施招商引资,突出抓好“十大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重做重效、狠抓落实,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提升的局面。
上半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3亿元,同比增长4.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6亿元,同比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7亿元,同比增长4.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5.8亿元,同比增长12.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4亿元,同比增长12.4%。同时,该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两个提高”,一是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提高(达到28.7%,较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二是税性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提高(达到69.1%,较上年提高29.7个百分点,税收同比增长97.3%),发展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
完善规划体系建设。该区结合全市发展定位,突出以规划引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城乡规划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同时制订8个专项规划,着力解决今后发展的空间布局、生态布局和产业布局等问题。目前,该区产业集聚区工业发展规划、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全区战略发展规划已确定编制单位并全面启动,其他规划制订也在有序推进。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该区坚持把“十大建设”任务涉及本区的8个方面25个项目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明确牵头领导,细化目标任务,严格责任奖惩,着力打造精品工程。目前,海关监管场所项目、建设路东延、东海大道等一批具有战略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提升了该区的承载能力。同时,望江路学校、人民医院病房楼、城际铁路安置小区、田门新型农村社区等区级重点项目推进顺利,中原国际商贸城、翡翠城城市综合体、模块化住宅等重大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社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深入推进机制建设。该区先后建立了产业发展和项目推进机制、目标考核奖惩机制、目标任务完成保证金制度和鼓励项目招商机制等,有效激发了全区上下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推动了各项工作到位落实。比如,通过项目推进机制,该区上半年共发现各类问题87个,目前已解决37个;通过项目招商机制,初步构建了“7+4”的招商格局,对外招商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孙永伟 连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