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实习生韩长玲)昨日,记者从市卫生局了解到,为坚决杜绝只追求目标数量,不注重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质量的情况发生,我市多措并举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扎实开展。
落实“六不准”,杜绝弄虚作假
我市要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全程做到“六不准”,即不准出现未服务先刷卡;不准不经检查填写居民健康档案;不准不经检查填写血型、血糖、心电图等检测项目数值和报告;不准未经确诊的精神病人及血糖、高血压异常者划归重性精神病及慢性病管理范围;不准不接触随访对象填写随访记录;不准未开展宣传活动编造宣传活动记录。
通过严格落实“六不准”,确保做到无一例虚假档案,无一份虚假检查报告,无一个虚假慢性病或精神病人,无一个虚假随访和无一份虚假宣传记录,在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坚决杜绝弄虚作假行为。
抓工作规范,保数量提质量
根据国家相关服务规范和卫生部门各项专业技术服务规范及诊疗常规的要求,我市要求,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工作任务,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建立健全机构内部考核制度,进一步明确分工,将相关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和责任人,确保服务数量得到落实、服务质量得到保证。
特别是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同居民的签约服务,全科医生服务团队要履行协议规定的服务承诺,将各类服务内容记入健康档案、工作表格,并根据居民的需求,及时调整服务方式,推动服务质量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同居民服务的签约率不得超过全人群的25%。
严格奖惩,确保经费花到百姓身上
为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花到百姓身上,我市公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举报电话,方便居民投诉,建立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监督机制。
我市规定,发现虚假不实居民健康档案,虚假不实血糖、血型测定或心电图检查报告,虚假慢性病或精神病人,以及虚假随访、体检记录、宣传记录等行为,将扣除补助经费总额的10%,同时有关人员要写出书面检查,有关情况在全市进行通报批评。
市级财政、卫生部门将依据区级考核结果和抽查情况,按有关要求拨付相应的补助资金,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市级卫生部门取消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格。无视规章制度甚至国家法律法规,恶意造假,套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一经发现核实,要求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责任人停职检查;情节严重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触犯法律的交由司法部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