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军
8月22日上午,来自捷克的参赛运动员科拉尔将一幅印有“感谢焦作人,不忘圣地情”的锦旗送到了市体育局局长郭颂福的手中。
科拉尔是欧洲捷克天才太极分院的学员。在本届交流大赛报名日期内,大赛组委会一直没有收到该院的报名信函。直到8月17日,科拉尔一行12人下了飞机,才通知大赛组委会已经来到焦作,要参加比赛。此时,大赛秩序册已经全部印刷完毕,大赛各工作组的工作人员通过一系列手续,很快处理了该问题,使科拉尔一行顺利参加了比赛。同时,服务大赛的志愿者仝菲、聂梦涵前往多家宾馆咨询,赶在客人抵焦前,终于将所需客房全部预定好,顺利将12名客人安排入住。
其实,这只是本届大赛各工作组优质服务大赛的一个缩影。在整个大赛期间,大赛各工作组犹如一台高效运转的机器,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处理了许多突发性事件,使大赛能够顺利进行。热情、周到的东道主风采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两天来,记者在市体育中心看到,虽然各种小项赛事极多,加之数千人同时在市体育中心比赛、观赛,但组织方忙而不乱,有条不紊,赛场秩序井然。
8月19日一大早,志愿者仝菲、李炎来到大赛组委会报道。他们看到门口站着3个提着大包小包的外国人,一问才知道他们是从西班牙来焦作参加大赛的。带队的教练叫维斯奎兹,曾多次来焦参加太极拳比赛。他们忽略了运动员直接到宾馆报道的信息,下了飞机后就直接来市体育局了。仝菲、李炎请他们吃了早餐,并开车送他们到宾馆。宾至如归的服务让维斯奎兹一行深受感动,当天上午,维斯奎兹来到大赛竞赛处,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说:“焦作人民真好,我像回到家一样。”
“大赛组委会要求每名工作人员都要换位思考,细致入微地为参赛者服务,并推出了首问负责制,努力增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此举得到了中外参赛团体的一致好评。”市体育局竞赛科科长祝东超对记者说。
来自英国的克瑞斯丁是观摩团的一员。当他看到许多太极拳高手在赛场上竞技时,十分向往参加比赛。于是,他就把想法告诉了祝东超。在详细了解情况后,大赛竞赛处通过向大赛总裁判长汇报,复印翻印申请材料,修改相关竞技场地参赛目录等繁琐手续后,终于使克瑞斯丁如愿以偿。“真不敢相信,我站在了世界顶级的太极拳赛场上打拳。”赛后,克瑞斯丁兴奋地对记者说。
“届届来参赛,次次都有新感受。”来自辽宁省锦西石化代表队的参赛选手田树林说。从焦作举办第一届国际太极拳年会开始,他每届赛事都没落下。“我是焦作人民的老朋友了。每次来焦作参赛,我都能感觉到这里的整体服务水平又提高了,热情、友善的焦作人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田树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