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原文钊 王水涛
8月23日,记者走进位于大杨树商业街的爱之乐琴行,两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正在调试着刚刚组装好的钢琴,手法十分老练。在这个200平方米的琴行里,钢琴、吉他、小提琴、古筝等乐器,都由他俩负责组装和调试,他们既是店员,也是老板,更是创业路上年轻的追梦人。
他们俩一个叫王超,2009年毕业于安阳师范学院,并取得了中央音乐学院学士学位;一个叫徐永康,今年刚刚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说起两个年轻人成为创业合伙人,也并非巧合。因为他们既是发小,又是同学,更重要的是他们追逐着同样的梦想——“音乐梦”。
在大学期间,王超和徐永康主修的都是钢琴专业,并且从那个时候就积累了丰富的钢琴表演和教学经验。在一次偶然的交谈中,王超和徐永康互相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他们都热爱音乐,他们都想在音乐的道路上走的更远,他们都有着一股年轻人创业的激情。
2009年,大学毕业的王超找到了一份在郑州中奥维也纳音乐学院钢琴专业任教的工作,业余时间还在一家乐器店兼职销售和老师,既提高了专业水准,又掌握了许多乐器销售的知识。这时的王超跃跃欲试,静静等待机会的降临。
今年6月,徐永康毕业了,两人一拍即合,开始绘制他们的宏伟蓝图。但是,创业并不像他们想象得那么简单,要开一家销售及教学于一体的专业乐器店,地点设在哪,资金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他们的面前。
当他们把创业的想法分别告诉家人时,都遭到了强烈的反对。阵阵的冷嘲热讽声像暴风雨一样向他们袭来,没有人看好,更没有人支持,两个人几乎绝望了,他们想放弃理想,找一份安稳的工作,一辈子碌碌无为。
“那个时候,我们的心里都想放弃,但嘴上还是互相鼓励。”王超说,他们不想轻易放弃,决定再做做家长的工作,做最后的努力。
也许是被两个年轻人的热情所感动,双方家长在两个人的软磨硬泡下同意了他们的想法,两个人也迈出了艰辛创业的第一步。找到了门面,凑了一部分资金,他们就马上开始装修了。
“由于资金缺乏,装修中简单的工作我们就自己干,自己实在干不了的才找人帮忙。回想起自己刷漆时的情景,我们俩既想哭又想笑。”徐永康打开电脑,翻出了他和王超一起刷漆的照片,让记者感到了两个年轻人艰难创业的激情和毅力。
装修工作完成了,乐器上架了,但由于他们都没有开店的经验,办理各种经营手续的难题接踵而至,他们一次次到行政主管部门咨询,有时办下一个手续要来来回回好几次。在这期间,他们不知道跑了多少冤枉路,但值得高兴的是,他们最终办齐了所有手续,乐器店如期开业了。
“从2006年上大学开始,我就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外出兼职教钢琴,2008年又开始做音乐培训工作,并利用晚上的时间学习乐器销售知识。”王超说,为了自己的创业梦,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开店的过程中,很多同学、朋友问过他们:“你们的基础这么扎实,经验这么丰富,还获过那么多的奖项,为什么不在北京找一份高薪的工作,而是选择毕业回来自己创业呢?”
“我们从小就热爱音乐,不断努力去学习音乐,就是想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带回家乡,分享给同样喜爱音乐的年轻人,并完成自己的创业梦想,为梦想插上翅膀,在音乐的路上更加坚定地走下去。”他们每次都有着同样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