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克难攻坚正当时
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努力抓好秋作物后期管理
市人大常委会
开展污染整治项目专题调研
图片新闻
帮助贫困大学新生顺利入学
农业大镇的转型之美
西虢镇发放助学金
鼓励优秀寒门学子
千方百计加快南水北调
配套工程建设进度
武陟县:“情暖农家”惠民生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8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业大镇的转型之美
——孟州市化工镇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新模式纪实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李 霞 刘志萍

  八月的孟州市化工镇,沿途晾晒的是金灿灿的早熟玉米,一车车远赴广东、福建的韩国梨载着农民的笑声远去……大棚瓜菜、优质花生、怀药种植、养鸭基地……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田园画卷。农业结构调整,让这个传统的农业大镇绽放着转型之美。

  “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化工镇是农业大镇,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大力发展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精致农业、高效农业,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该镇党委书记杨东方深有体会。他说:“像做工业一样做农业,把农田变成一个个‘车间’。”他的描述让记者眼前一亮。

  近年来,该镇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该镇农业特色,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壮大农业产业集群,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全力打造该镇特色高效农业新模式。

  打造特色农业发展龙头——农业企业

  在该镇采访,记者发现这里的干部经常提到一个名词:农业企业。农业企业是该镇全力打造的特色农业发展龙头。

  这里有“一养一种,农民致富”之说。“一养”指孟州市鸿基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种”指焦作市禾正茂丰润园。一个是养殖业龙头,一个是种植业龙头。

  记者在孟州市鸿基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看到,从养殖到收购、屠宰、加工等,在该公司是一个完整的农业企业化产供销链条。该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创建农工贸于一体、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发展规模化养殖,目前已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4个,带动400多户农民养鸭,肉鸭日存栏量可达到90万羽,年产肉鸭1100万羽,年销售收入达到7亿元。该公司总经理邹良华告诉记者,该公司将进一步扩大肉鸭放养量,实现饲养与加工紧密链接,消除发展短板,同时加大协调种鸭祖代厂、羽绒加工厂、熟食加工厂建设服务力度,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并积极协助鸿基农牧与河南澳华集团洽谈合作,力争用3年时间将鸿基农牧托举上市。

  围绕焦作市禾正茂丰润园,该镇通过特色种植,扩大规模,提升档次。目前,该园区面积已达1300余亩,种植优质韩国梨1000亩、红香酥梨60亩,莲鱼共养荷塘80亩,油料经济作物100亩,蔬菜大棚20座。该园区通过土地流转力争在2年内使规模达到5000亩,每亩年产值达到6000元至8000元,园区年产值达到2亿元,解决500人以上的直接就业和2500人以上的间接就业,辐射带动园区周边的果树种植、中草药加工、农家餐馆、手工艺品加工、花卉苗圃等产业。该园区董事长杜占红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丰润园将成为一个集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型园区。”

  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农业产业

  该镇以加大农业投入力度,确保粮食生产,发展万亩高效农业生产。该镇投资2000余万元,连续2年对海头、东光等8个村的耕地完成灌溉、道路、林网、机械等全覆盖,面积达20000亩。投资1200余万元,对西孟港村、东孟港村等10个村的道路、机井、地埋管道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整理;投资约1800万元,涉及5个移民村,共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14000亩,目前所有管道已经埋设到位,机井基本建设到位,正在安装水泵和架设电路设施。通过上述3个项目,该镇逐渐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管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现代化农田新格局,全镇粮食产量较往年相比年亩增180公斤。今年7月份,被命名为豫H2W06、H2W07的高标准粮田已顺利通过了验收。

  该镇有种植花生的传统,打造了花生加工产业群。该镇围绕海头、东孟、西孟村花生加工群,引进焦作孟之缘、孟州广茂食品、孟州谷香缘干果加工和中港睿奇花生奶加工等花生深加工项目,拉长产业链条,重新打造化工镇花生名片。同时,打造了药材种植产业群。充分发挥地黄原产地优势,合理布局,规划发展,以许庄、云水、横山等村为重点,形成以地黄、山药、丹参、白术等为主的药材种植模式,目前全镇药材种植面积达10000余亩。

  板材加工产业群是新型农业产业,该镇依托宏杉木业、远大木业等木材加工企业,努力实现板材加工从粗加工生产到精细包装、从木材销售到品牌销售的转变,增强品牌意识,树立品牌观念,壮大产业集群。

  随着近几年该镇引导农民发展高档蔬菜种植,已经逐渐形成了蔬菜种植产业群。该镇以西孟港、横山大棚蔬菜种植基地为依托,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科学运作,加强规范和指导作用,实现蔬菜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千亩蔬菜示范基地,目前已建成蔬菜大棚160座。

  打造特色农业服务体系——农业组织

  该镇充分发挥镇农办、示范性合作社、土地流转中心、乡土人才的作用,全力打造特色农业发展服务体系。

  农办牵头,专业服务。该镇由镇农办牵头,对全镇49家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从信息、技术、信贷、销售等各个环节综合协调,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化工镇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便利条件。

  合作社为骨干,合作服务。该镇以鸿基农牧养鸭、金果果种植、绿丰果蔬等6家规模大、带动农户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示范点,加强规范指导,通过加强社会化、市场化管理服务,引导群众致富,实现合作社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和组织化经营水平,使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典型。今年上半年,该镇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全镇农村专业合作社共达到49家。目前,通过合作社建设,共辐射带动全镇及周边乡镇饲养户3000余户,发展蔬菜大棚种植552亩。

  土地流转中心,政策服务。该镇积极发挥土地流转中心的作用,通过政策宣传、合理引导,在贺庄、西孟、横山、石井等村流转土地达7635余亩。目前,该镇土地流转面积达13800余亩。

  据悉,为探索新的服务组织形式,该镇以西孟、石井、谢庄、杜庄等村为重点,加快推进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同时,该镇积极发挥乡土人才作用,借助种粮大户、经营大户、农民企业家等本镇乡土人才,为有意向的农民提供致富信息、技术指导、规范管理等指导示范,在农民中起到了很好的积极带动和服务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