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冬)《中国青年报》8月28日在头版以《焦作:汇青春之力塑造志愿文明之城》为题,报道了我市团组织多年来引导和动员市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会、服务地方党政工作的情况。
文章说:焦作团组织通过建立一套社会各界耳熟能详的志愿服务标识体系,在全社会营造出争当志愿者、关爱志愿者、尊重志愿者的良好氛围,用时尚元素吸引青年、激励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焦作市的两座青年志愿服务亭目前已成为“志愿者和志愿项目、志愿服务和市民生活”实现有效对接的平台。今年2月,团焦作市委启动了“微公益、正能量,展现新时代雷锋精神”微公益志愿项目征集活动,通过新闻媒体面向全市征集了32个公益项目;3月初,又组织32个爱心志愿团体带着自己的公益项目,在龙源湖青年志愿者服务亭进行为期2天的现场推介,引导和动员更多市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焦作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志愿者已连续5年在五一、十一旅游高峰期参与云台山等景区服务工作。此外,赛会志愿者先后参与“国际旅游节”和“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等重大赛事的服务工作,累计参与人数8000余人。志愿者的身影不仅活跃在赛会活动上,更形成了机制化日常运作,服务地方党政工作的大局。
此外,阵地化建设也是焦作市志愿者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团焦作市委按照有场地、有队伍、有品牌、有标识、有制度、有台账的“六有”标准,在市区规范建设了10个志愿服务示范站和20个志愿服务基础站。经过多年发展,焦作市目前已形成以志愿者服务中心为核心,100余个县市区、行业、高校志愿者协会为支撑,482个志愿者服务队联动的志愿者工作组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