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实习生 张银雯
新书包、新衣服、新手机、平板电脑……开学季即将来临,“开学清单”上列的新装备,家长忙碌地准备着。商场、超市、服装店、文具店等,只要和学习用品、学生沾边的地方都成了眼下最火热的消费市场。精明的商家也看好这一时机,加紧促销,争抢“开学经济”这块“蛋糕”。
“老三样”魅力不减
书包、文具、教辅书,“老三样”依然是伴随整个学生时代必不可少的物品。新奇的设计、贴心的细节、灵活的销售方式,使“年事已高”的“老三样”依旧魅力不减。在超市,造型独特的文具比比皆是;在书店,种类繁多的教辅书摆在了推荐柜台上;在学校门口的小文具店,各种文具更是卖得火爆。
记者在某大型超市发现,文具盒、书包、笔记本等学生用品占据了促销台的位置,商家开展了“特价”“开学装备大全套”等各类促销活动。品种繁多、造型奇特的各种文具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优惠的价格也让家长很高兴为孩子购买。该超市文具柜台的营业员说:“马上就要开学了,来购买文具的学生和家长很多,超市也适时开展了促销活动,销量很好。”
“老三样”在不断更新,价钱也在不断提高。正在为孩子挑选文具的刘女士拿着刚给孩子买的新书包说:“现在的书包虽然很漂亮,但价格实在是高,这个书包200多元。我虽然有点心疼,可是孩子喜欢,所以就买了。”
“新三样”活力无限
除了“老三样”,手机、相机、笔记本电脑,“新三样”近来也越来越流行。临近开学,学生成了各类电子产品的主力消费群体,其中比重最大的则是即将步入大学的新生们。结束了辛苦的高中学习,家长也不惜“放血”给孩子购买价格不菲的电子产品。
记者在某电脑城看到,不少商家开展了“凭录取通知书购机送好礼”“笔记本电脑限时特价”等促销活动。“以前有时一天也卖不出一台电脑,最近经常存货还不够卖。”一电脑专柜的销售员小韩告诉记者,开学前电子数码产品价格优惠,活动多,许多家长都选择此时给孩子买笔记本电脑。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几家手机卖场,发现情况同样火爆。在一手机专卖店里,即将上大学的王同学正在纠结买iphone4s还是买iphone5。他的父亲告诉记者,现在大学生少不了手机、电脑什么的,而且儿子今年考得也不错,只要他喜欢就给他买,还没开学他就已经为儿子花了近2万元了。
边缘产品也热销
新学期,新气象,置办一身新行头也是少不了的。商场服装导购员说:“最近上班真是忙!”;眼镜店销售员称:“凭学生证配镜可享半价。”;理发店理发师感慨:“最近学生顾客真是多。”在某商场等待孩子试衣服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开学前给孩子买新衣服是惯例,少不了,人家孩子都穿新的,自己的孩子也不能没有啊。”
此外,大学周边的超市、小百货店里的日用品一应俱全。“每年这个时候,洗漱用品、床上用品等都会提前进很多货,以供开学时销售。现在虽然还没正式开学,但已经有不少学生来买生活用品了。”某大学附近一超市工作人员说。
学生消费需理性
对于“开学经济”这一现象,河南理工大学人文政法学院教授何红桥认为,开学时给孩子添置几件必需的学习用品无可厚非,但应该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而不是一味地满足他们的消费欲望。不能“有求必应”,也不要贪图“档次”。这样不仅花了冤枉钱,还容易错误引导孩子的消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