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原文钊
本报通讯员 杨文娟 李子文
8月16日,记者在孟州市大定街道段西村饲养户张红臣的种鸭基地里了解到,这个占地10余亩的饲养基地里,种鸭存栏1000余只,日均产蛋量1000余枚,年纯收入6万余元,已经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饲养大户。
“俺的饲养场能发展得这么快,全都是靠党员干部们的无私帮助啊。”说起现在的成就,张红臣激动地说。在他的饲养事业处于最低谷的时候,是该村村委委员陈敬福的无私帮助,才让他渡过了难关。
陈敬福是段西村生猪饲养大户,他的饲养场年出栏肉猪300余头。去年,在张红臣的饲养场走向低谷、资金周转困难之时,陈敬福不仅从自家拿出1万元帮助他发展,还多方联系饲养专家,对他进行技术指导。同时,陈敬福经常抽空到张红臣的鸭场,给他讲解种鸭的饲养、管理、防疫、消毒等知识,并送去科学饲养的书籍。
“俺就是搞饲养的,有这方面的经验,帮助张红臣只是做了件力所能及的事情,更何况俺还是党员,处处要起到带头作用啊。”陈敬福说。
作为党员干部,陈敬福致富不忘乡邻,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无私帮助困难群众,不仅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也拉近了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
该街道通过党员干部联系村级党组织、村级党员干部联系农户、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服务群众的形式,结合农村党员特长,将党员干部分配到政策宣传、经济发展、解困帮扶、和谐稳定、精神文明等五个“党员功能小组”,进一步调动广大党员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党员干部去掉“官气”,承接“地气”,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党员干部就是要发挥带头作用,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建设和谐新农村工作出贡献。”该街道党工委书记苏瑞君说。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