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鹏
昨日上午下乡采访,在博爱一处加气站偶遇多年未见的儿时伙伴魏海涛,谈及近年来的生活,海涛面带喜悦地说:“先说说这加气站吧。”
从事了近10年汽车运输的魏海涛,每月要在博爱县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往返七八趟。“过去开的是汽油车,油耗大,费用高。自去年改成加气车之后,一趟便能节约燃油费用1300多元,一个月下来能省万把块钱呢。”海涛显得很高兴。
时至中午,记者随海涛来到了位于博爱县人民医院家属区的家中,海涛已经60多岁的母亲正在做饭。
记者注意到,海涛家的厨房一尘不染,烧菜的燃气灶里窜出蓝色的火苗。
“娘,家里用的是液化气还是天然气?”
“俺小区是第一批用上西气东输的天然气的!用气做饭又干净又快还省钱,看我用了几年了,厨房干干净净的,用天然气可好了。”
记者随即联系了为小区提供天然气的博爱东方燃气有限责任公司,据悉,该公司目前已经敷设庭院管网近50公里,日供气量达到1.5万立方米,供给6000余户家庭和2家工业企业使用。
随着采访的深入,一张围绕天然气(煤层气)的加工、利用产业蓝图逐渐清晰。
国家世纪工程西气东输一线和“端氏—晋城—博爱”煤层气输气管道的首座分输站均坐落在博爱县磨头镇,天然气年供气量可达到150亿立方米,煤层气年输气能力10亿立方米,博爱县年可使用的天然气为7亿立方米、煤层气为3亿立方米,总能力达10亿立方米。目前,该县境内已建成中铝线、安彩线等多条供气管线,成为全国少有的天然气分输枢纽中心。
该县发改委主任赵宏禄介绍,下一步博爱县将以磨头镇为核心区域,通过科学设计、合理规划,规范天然气站场和管网建设,结合博爱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及城镇化的推进,实现博爱县产业的优化升级,最终将博爱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乃至全国的清洁能源加工分输和教育中心,辐射华东、中南地区的煤炭物流枢纽和LNG汽车绿色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