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晓光
8月25日7时,焦作供电公司龙源电力抄表公司值班室的电话骤然响起。“你好,这里是龙源抄表公司。”值班员郝宏宽急忙拿起电话。“你好,仇化庄小区4栋居民楼停电,请速派人员赶往现场进行抢修。”95598坐席员在电话那头说道。
故障就是命令,郝宏宽立即将情况向值班长王震进行了汇报。随即,王震马上通知抢修班成员带上安全工器具和电力仪器赶往现场查找故障原因。7时30分,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开始查找故障点,并询问小区居民当时的停电状况。从空气开关到变压器检测,40分钟后,停电原因仍然没有找到。王震暗自思忖:这两种可能性被排除了,那就只能是电缆的原因了。
王震仔细打量着脚下的这一小片土地,地质和土壤都较为疏松,会不会是地下的电缆出了问题?他来不及细想,立即让工作人员进行挖掘,挖了没多久,就看到一小部分电缆露了出来。“范围扩大点,朝深处挖。”王震划定了区域,让工作人员小心挖掘。经过1个多小时的挖掘,现场的一幕让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惊呆了:由于地下水位较高,有近100米长的电缆浸泡在水里,土壤里的沙石将电缆磨得破烂不堪,外层绝缘破损严重,并散发出刺鼻的气味。
此时已经10时许,现场的气温正在逐渐升高,王震顾不上拭去额头上的汗珠,仔细勘察了工作现场,并检测了受损电缆,然后果断地说:“这里就是故障点,由于电缆受到浸泡和土壤里沙石的摩擦,造成电缆相见短路,这部分电缆不仅要更换,而且还要改道重新敷设。”他一边安排人员将物资运送到现场,一边指着离故障点不远的地方说:“那边土壤比较合适,新敷设的电缆估计要400米左右才能解决问题。”
12时30分,吃过简单的午饭后,30余名员工带着物资和设备到达工作现场。为了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客户送上电,王震将所有工作人员分成了3组,同时开工。一组负责挖掘电缆沟并敷设新电缆;一组制作电缆接头;另一组则对变压器、电缆等电力设备进行绝缘和耐压试验。
14时,天气越来越热,汗水、泥水混杂在一起,浸透了抢修人员的衣服,但他们全然不顾,测量、挖掘、试验……一项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附近的居民得知后,带上西瓜和冰水自发地来为他们加油鼓劲,并夸赞道:“供电员工好样的,你们的服务真是没得说。”
17时30分,王震一边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一边说:“剩下的工作不多了,大家再加把劲,争取今天天黑前完成所有任务。”19时20分,经过12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抢修工作顺利完成;19时40分,4栋居民楼终于恢复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