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大山再添“一片绿”
全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驻村帮扶重实效
警惕“财政有难税收补”背后的惯性思维
能不办的晚会坚决不办
媒体观点
邮政服务“到家了”
“双违”整治掀起高潮
天下名胜 “醉”美净影——天然画廊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9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下名胜 “醉”美净影——天然画廊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在净影峡谷的一处绝壁之上,有一幅天然形成的山水画,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诸多元素全都蕴含其中,鬼斧神工,妙笔天成。传说,这里就是荆浩师法自然,创立中国山水画的地方。

  中国水墨山水画兴起于中唐,发展到五代十国时期,形成南、北两派。北派之祖是荆浩,南派之祖为董源。他们分别以北方景色和江南景色为蓝本,各自创造出美妙绝伦的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艺术风格。北派刚劲挺拔、雄伟峻厚,以壮美取胜;南派则柔和平淡、温润清丽,以优美见长。

  荆浩是唐以前山水画理论的集大成者,又是中国水墨山水画理论的开创者和北方山水画派的创始人。

  荆浩画风之源,首先在于北方大自然的陶冶,巍巍太行山乃是其天然粉本。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他主要受到王维、张璪的影响,同时兼取吴道子、项容之长,创造出有笔有墨、峻厚雄伟的壮美之境和阳刚之气。

  由于荆浩长年隐居山林,一方面潜心向佛,一方面临摹自然山水,从中悟出了一种全新的中国画技法,形成了“有笔有墨,水晕墨章,大山大水,开图千里”的全新艺术风格。

  荆浩隐居于太行洪谷的净影寺中,悉心山水绘画艺术,创作了不朽的传世名画《匡庐图》,完成了著名的山水画论《笔法记》与《画山水赋》(又名《山水诀》)。他的弟子关仝的山水画成就,更有青胜于蓝之誉,史称“荆关山水”。“荆关山水”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山水画体系的完全独立与艺术成熟。荆浩因此被尊称为古代山水画宗师。然而,荆浩隐居作画之太行洪谷,到底位于何处,自北宋以来,一直说法不一,使之成为古代绘画史上的一个悬案。

  从只言片语的历史典籍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唐乾符元年(874)前后,荆浩由河南济源的家乡来到开封,得退休宰相裴休的关照,曾为唐末地方小吏。在开封做官期间,荆浩并不安心政务,而是依旧痴迷于绘画。所以,他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这让年轻的荆浩颇感失望。裴休当时已经退隐,在开封双林禅院居住,他看到自己这位小老乡并不安心官场,而且干得也不开心,就邀请他到寺中小住。裴休看到荆浩的绘画技艺非凡,干脆劝荆浩辞去官职,专门为双林院绘制壁画。一年之后,双林院壁画创作完成,得到了当时佛教界和绘画界的很高赞誉。

  不久,外界的厮杀声和刀枪剑戟的撞击声越过了高高的围墙,传进了寺院的僧房。随之,荆浩萌生了到深山中躲避战乱的想法。可是,究竟到哪里隐居避难呢?荆浩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家乡北部的太行山,想起了太行山中一座古朴幽静的寺院——净影寺。于是,荆浩离开了黄河南岸的开封府,唤舟渡河来到了太行深处的净影寺。

  净影寺所在地众山高耸,密林掩映,既险峻又隐蔽。这里令人陶醉之处,不仅在于它天然的生机和活力,而且在于它有规律的时序变换。春日林木翠绿,烟雾笼罩,近山青葱,远山淡蓝;夏天树叶蔽日,莺燕鸣唱,山花竞放,草丛茂密;秋季天高云淡,满目棕黄,稼禾飘香,山色分明;隆冬瑞雪飘零,银装素裹,悬崖峭壁,冰柱林立。

  荆浩陶醉在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每天手拿笔墨纸砚,身背画夹画板,在峰巅峡谷之间穿梭观摩,常常被奇石怪峰、高山瀑布、石缝涌泉、崖畔溶洞所打动。

  也许是因为对太行山水的感情太深厚,荆浩的山水画无一不透露出对太行山、水、松、石的形象刻画。宋代米芾评价荆浩“善为云中山,四面皆峻厚”。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在欣赏荆浩《楚山晚秋图》时这样评价:“知其未尝不学古,而亦未尝不学好。”这两句话说明,荆浩的艺术成就在于学习传统,师法自然,将太行山奇景融化在胸,有感而画,才有了不凡的成就,才擎起了北方山水画派的大旗。

  荆浩一生都在做两件事,一是对着自然界写生,二是在写生的基础上创作国画作品并总结绘画理论。荆浩依照净影峡谷的美景,创作了许多绘画作品,对后世影响巨大。但可惜的是,这些画都沉没在历史的烟尘之中,唯有一幅《匡庐图》留世,现存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馆。那么,这幅画究竟画的什么?让我们从后人的评价中去感受一番:“山峰奇峭,崚嶒峥嵘,百丈危峰,屹立天际,山径盘桓,溪流迂回,飞瀑一线,扶摇而落,房舍俨然,杂树掩映”。任凭我们怎么想象,这样的画面都不能在脑海里完整地展现出来。但是,只要你走进净影峡谷,极目山水,便会豁然明白:原来,荆浩《匡庐图》所描绘的全是净影峡谷的山水美景。⑨

  净影公司

  焦作市净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地址:河南省焦作市净影寺

  电话:15838930072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