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今日沁阳/副刊 上一版3
沁阳人 沁阳话 沁阳事儿
“文化沁阳·覃怀书声”公益论坛第十二期
那些渐行渐远的方言
曹谨墓园园名、匾额、楹联征文评选结果
公 告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9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沁阳人 沁阳话 沁阳事儿
——走进《沁阳那些事》拍摄现场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图为《沁阳那些事》第三集拍摄现场。预计于9月13日晚8点首播。
  导演陈鹏飞在拍摄中
 
   

  作为我市首部微型电视连续轻喜剧,《沁阳那些事》自开播以来,以其浓厚的沁阳本地方言,轻松幽默的剧情安排,成为日前我市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之一。

  该剧由由沁阳电视台、沁阳鹏飞影视文化传媒联合出品,讲述了公司职员大鹏(任沁鹏饰)从北京总公司来到沁阳工作后,与周边的同事、朋友亲密接触,并发生了一系列幽默搞笑的故事。计划拍摄10集,从不同的视角向观众传递沁阳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该剧8月17日举办了首映礼,并已播出两集。沁阳电视台播出时间:首播:星期六20:00,重播:周日11:30,周三11:30 ,优酷网站同步播出。15天更新一集。9月3日,本报记者来到该剧拍摄现场探班,并采访了该剧导演陈鹏飞,了解幕后的那些事。

  拍一部沁阳人的戏

  ——专访本剧导演陈鹏飞

  人物简介:陈鹏飞,沁阳人,现为沁阳鹏飞影视文化传媒总经理。

  

  

  记者:什么时候想到拍摄这样一部微型都市轻喜剧?

  陈鹏飞:2010年下半年,我们就有了拍摄想法。在和电视台联系洽谈后,决定以微电影的形式拍摄沁阳本土的文化特色,具体实施是在今年上半年,两三个月之前着手拍摄。

  记者:目前,已经播出两集了,反响怎么样?

  陈鹏飞:这是自己第一次拍摄微型电视连续剧,拍摄之初,内心就很紧张,压力也大,担心观众不接受。但现在总算松了一口气。毕竟这是咱们沁阳首部微型都市轻喜剧,通过电视台、网站同步播出,社会关注度很高,好评如潮,网站的总点击量已经超过十几万。

  记者:怎么想到用方言来拍摄呢?

  陈鹏飞:我们这部剧主要的表达方式就是怀庆方言。方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特色,是一种乡情。观众看了这部剧,听了地道的怀庆方言,觉着特别好玩儿,还认为“说得可囊”。一些在外地工作的沁阳人看了这部剧,觉得亲切和温暧。这部剧是一集一集创作,每一集都有一个主题,故事性强,有跳跃感,总的来说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

  记者:剧中的演员是怎么招募过来的呢?

  陈鹏飞:前期,我们在沁阳吧、论坛、网站等平台发布演员征集令,发动每一位群众参与到我们的拍摄中,所以很多群众演员都自告奋勇参加试演。剧中一共有五位主演,他们都是当地很有名的演员,都自愿加入到我们的队伍里。例如,小文的饰演者是一位舞蹈演员;大鹏的扮演者是曲艺演员、主持人;刘辉的扮演者是歌手;马乐的饰演者是摄像师。剧中还有一位神秘人物没有出现,他叫梁爽,身份很特殊,与沁阳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是沁阳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可以说,大家都是实力派的非专业演员。

  记者:对这部剧的创作、拍摄有哪些特殊要求?

  陈鹏飞:记得拍摄过程中重复最多的一次镜头,是在超市拍摄的,当时重复了18次。因为演员都是从本地筛选出来的,不是专业演员,在拍摄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误和重复。但我们会尽最大的专业精神拍好每一个镜头,同样的,我们也要求演员们都拿出专业精神对待拍摄、对待观众。什么是专业?我个人认为,专业并不是你的表演水平比别人高多少,而是你的付出比别人更多,你对待表演的态度更认真、更努力,这就是专业!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