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社情民意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武陟县严明纪律廉洁过节
缺失的家庭教育,焉能用钱“进补”?
养老院里的幸福生活
服务企业更周到
引来甘泉润民心
养殖专家“零距离”服务群众
乘势而上创辉煌
“险情就是命令”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9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缺失的家庭教育,焉能用钱“进补”?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马允安

  又是一年开学季,又是教育备受关注的日子。我们给孩子怎样的教育?这是徘徊在幼儿园门口,奔波于辅导班之间,甚至不惜重金为孩子选择理想小学、初中、高中的家长们目前正在热议的话题。做家长的,没有不重视孩子教育的。但记者在刚刚结束的这个暑假调查发现,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部分家长一方面不想投入大的精力或不会科学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另一方面却不惜重金走“捷径”,试图用钱给孩子“买来”好成绩、好学校、好前途。这种家长不加强自身学习,一味拿钱赌孩子明天的现象令人担忧!

  要知道,作为家长,不是把孩子送到早教机构、送到培训班,就等于给了孩子良好的教育。小到生活细节、怎么与人相处到各种习惯的养成都是教育的过程。

  马先生是焦煤集团东部某矿的员工,由于工作忙,在家的时间很少。他的妻子没有工作,于是在焦北某小学上学的一双儿女主要由妻子负责教育。其妻子的教育方式极为简单,很少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学习情况,平时只是随口过问一下孩子的作业完成与否,每逢期末,一旦考试成绩不理想,便对孩子一顿打骂,所以两个孩子在家基本处于放任状态,成绩和各方面的表现都不太好。面对这种情况,马先生夫妻俩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首先想到的是花点钱给两个孩子“进补”,每月花400元给孩子在学校旁边报了辅导班,还给女儿报了个艺术班。马先生的妻子则乐得清闲,但孩子的学习成绩及各方面的表现依然如故。

  针对孩子不同阶段的成长教育,家长不仅应认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更应重视教育的方法,并不断地改进,不能简单地认为花钱就能弥补自己在子女教育上的过失。

  与马先生不同,家住市新华街的王先生夫妻非常重视女儿的教育。今年参加中考的女儿从小学到初中表现一直不错,王先生一家虽然经济不宽裕,但对孩子教育投入上毫不吝啬,却很少了解女儿的思想状况。从去年以来,他们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让进入青春期的女儿极为不满。中招考试前,夫妻俩“痛陈革命家史”,对女儿轮番施压,生怕女儿有一丝懈怠。一次,王先生的妻子听说女儿和班上一位男同学“很要好”,生怕女儿早恋的他们不问青红皂白,大动肝火,伤害了女儿的人格和自尊,导致女儿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和沉重的精神负担,中招考试只考了400多分。在与记者沟通的过程中,王先生夫妻并未从自身教育方式上进行反思,还在不停地指责孩子不争气。最后王先生花费近2万元让女儿去县里边的一所高中就读,他说:“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不怕花钱!”

  孩子的教育问题不是多花钱就万事大吉了,而是发之于父母言行,寓于生活点滴之中。单纯用钱“进补”,不能确保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更不会成就孩子的幸福未来。

  作为家长,如何给孩子实施科学的教育?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走访了多名长期工作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学会倾听子女意见,坚持与子女谈心沟通,建立起平等的亲子关系;第二,学会尊重孩子,调整自己的角色,凡事不要轻易为孩子做主,要学会与孩子一起讨论后作出决定;第三,教育子女是一门科学,家长要在子女各个成长期,提前学习该成长期的心理学、教育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便能更科学地指导子女;第四,调整心态,修正对子女的期望值,客观地了解子女的智力水平;第五,多发现子女的优点,表扬其每一点进步,学会接纳、包容孩子,遇事不要多指责;第六,注重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孩子学会做人,帮助孩子塑造健康的人格;第七,注意用自己的言行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进取精神和良好的道德意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