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们随市教育局考察团到山西省晋中市考察学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通过听取经验介绍、直面交流,我们了解了晋中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历程,并实地查看了张庆中学、榆次一中、榆次二中、榆次五中等5所学校,学习了许多先进的经验。
晋中市坚持以市统筹,注重顶层设计,强化制度创新,探索建立了以“四化两改三保证”为抓手,全市一盘棋、城乡一体化模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四化”,即学校建设标准化、教师交流制度化、教育管理规范化、教学手段信息化;“两改”,即改造薄弱学校、改革高中招生制度;“三保证”,即保证贫困生不失学、保证学困生不流失、保证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享受同等待遇。晋中市不断推陈出新的做法,使我们受益匪浅,很受启发。
推进教师“万人交流”制度,均衡了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师资。晋中市建立了义务教育校长和教师交流制度,交流工作坚持“以县统筹、因地制宜、均衡配置、合理流动”的原则,规定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6年的校长必须交流;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在同一所学校任教满6年以上并完成一轮教学任务的教师应定期交流;县城教师在县城学校之间交流,农村教师在农村学校之间交流,并逐步过渡为城乡学校之间交流;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评选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必须有交流经历。晋中市4年共交流教师1.2万人,公选和交流校级领导1300人,解决了由“择师”带来的择校问题。
强力执行均衡编班,促进教育公平。从2009年开始,晋中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设计,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实施,通过电脑配位、随机编班,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的方法,确定班级学生名单,消除了择校、择班现象,真正把“免试、就近、划片、分配”政策落到了实处,所有义务教育学校都取消了重点班、实验班,实现了学生、教师和学校之间的公平竞争。
武陟县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尽管做了一些工作,但与晋中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2013年,武陟县将以创建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为契机,认真消化、吸收晋中市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结合武陟县实际,大力推进县域内教育均衡,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好学、上有质量的学,努力给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快乐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学习得更好、成长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