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玉米棒子收进家 农村娃儿乐开花
“他最清楚老百姓想啥盼啥”
首家外资银行进驻我市
宣传廉政文化 增强清廉意识
寓教于乐普及测绘地理知识
各城区持续发力整治“双违”
党员“八仙过海”帮菜农销售西红柿
加大绿化力度 营造宜居环境
一曲欢歌敬恩师
一片爱心念学子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9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身边人说吴金印
“他最清楚老百姓想啥盼啥”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干部和群众是鱼水关系,活鱼水中游,死鱼水上漂,心里真有群众,就要扑下身子,为群众排忧解难。”吴金印这句话,是他几十年工作的最好注解。

  据新华社郑州9月10日电(记者双瑞)今年夏天,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出差回来,发现镇里西山景区最高处的岩石上,刻着“吴公山”三个醒目的大字。“这不是胡闹吗!”他急得脸都红了,“改造穷山恶水是大家的功劳,你这一弄我成贪污犯了,夜里都睡不着觉。”

  “功归于民,这是吴书记的话。”老搭档闫福生说,到底还是改成“唐公山”了,意思是唐庄镇的山、群众的山。“他到村里一下车,群众就往上偎,这是感情。”吴金印多年的同事孟双喜老家在贫瘠的山上,每次回去乡亲都会问起吴金印,说他实实在在为群众干事,让饿肚子多少年的村民吃上了白馍。

  在唐庄镇走访,问起对吴金印的评价,47岁的四和社区居民朱喜英抿嘴一笑,先讲起了自己家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末,她和丈夫自由恋爱,都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了,一说去婆家看看,丈夫就着急慌忙拦着:“咱去城里转转吧。”她心里纳闷,决定偷偷去探虚实。

  到了荒山上的婆婆家,一看村路坑坑洼洼,房子破烂,床上是编织袋做的铺盖,她差点哭出来。“就是鲜花插在牛粪上的感觉,结婚吧对不起自己,不结又坏良心。”朱喜英想先熬着吧。结婚后她漂亮衣服不敢穿,因为水质差一洗就坏了,做梦都是回娘家。

  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2008年吴金印带领改造荒山,在一片废弃的砖窑场上建起了能容纳四个村子的新农村社区,3年内盖了300多幢两层半的别墅。还建了6幢六层楼,免费给五保户、残疾人、贫困户居住。群众陆续都从荒山上搬了下来,老村全部改造成耕地。

  “吴书记最清楚老百姓想啥盼啥,没想到有住上别墅的一天。”朱喜英说,最近儿子在郑州谈了个女朋友,说想回家看看,她底气十足地发话:“叫她来看吧!不用咱吹。”

  “儿子不发愁,闺女不外流,说起来像编故事一样,这都要感谢吴书记。”65岁的暴秀明原先住在离四和社区10公里路的山村里,住的是土窑房,吃水要到5公里外挑,清早出门下午1点多才能到家。水还浑得像米汤,家家离不开澄清水用的白矾。

  2005年暴秀明所在的山村划归唐庄镇以后,吴金印几次去村里察访民情,送油送面,现在村民都搬进了社区楼房,有种蔬果的,跑运输的,还有在产业集聚区打工的,争着抢着比发家致富。吃水吃粮不发愁,就业、上学、就医也都在家门口,用暴秀明的话说,“是神仙过的日子!”

  早在几十年前,吴金印还很年轻时就已经十分记挂老百姓冷暖。比吴金印小十多岁的妹妹吴金质回忆,她刚记事的时候,家里年三十下饺子,哥哥把饺子端给一家孩子多的贫困户,他说:“我是支书,不能叫人家吃不上饭。”

  吴金印去省团校学习,带回来一大摞报纸,都要给全村人分分。“那时候大家用报纸剪鞋样、衣服样,他连一张报纸都不随便拿回家。”吴金质说,哥哥到如今仍是这样,别人送点土特产之类的礼品更不会收。

  唐庄镇2012年工业产值33.8亿元,有包括全球500强企业百威英博在内的30多家知名企业,吴金印却严格要求任何干部不能在企业参股,也不能拎东西去领导家串门。他说:“送东西等于是给领导下套,那是炸药包,得把干部带到正路上。”

  新乡市委书记李庆贵评价说:“他在乡镇党委书记岗位奋斗了近40年,心中有很深的群众情结,在最基层岗位作出了突出贡献。对党员干部而言,就是要始终把群众放在最高位置,向群众学习,对群众负责,为群众谋利益。”

  “干部和群众是鱼水关系,活鱼水中游,死鱼水上漂,心里真有群众,就要扑下身子,为群众排忧解难。”吴金印这句话,是他几十年工作的最好注解。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