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我市与韩国忠州市结为友好城市
全国2900万台农机投入三秋生产
图片新闻
评价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沁阳成立发展环境
与作风建设投诉中心
孟州:领导“亮诺” 严把“廉关”
导 读
加快综合保税区物流园区建设
民生工程中的“国防考量”
我的岗位与焦作转型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9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华社昨日报道我市探索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模式
民生工程中的“国防考量”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张应龙 魏联军 辛振乾

  近年来,河南焦作市依托“民生工程”探索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模式,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国防效益。

  助推“信息化军营”升级

  作为正在建设中的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焦作在全面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助推“信息化军营”升级。

  如今,走进焦作军分区军地联合指挥中心,情报搜集、指挥控制、辅助决策、通信调度等八大功能席位一字排开,国防动员网、公安指挥网、数字城管网和移动通信网资源导入信息指挥系统;电子显示屏实时刷新来自军地的水文、气象、地理等资讯,空情、水情、路况尽收眼底,各类抢险救灾应急力量随时调度、实时指挥。

  “指挥中心是依托数字化城市建设和应急动员体系同步建成的‘现实版’。”司令员杨文耀介绍,焦作市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打破部门、军地之间指挥鸿沟,专门为部队信息化预留终端和入口,使军地“一体化”联合指挥由设想变为现实。

  目前,焦作军分区60%的人武部迁建,辖区作战部队、消防、武警所有连队中队全部搬进了设施齐全、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新营房。2012年7月,焦作市全面普及数字电视,并将驻军电视数字化升级改造纳入规划,上门服务,丰富了军营文化生活。

  今年9月1日,一场由军地共同组织的焦作市防空防灾演练激战正酣:“我部将机动灾区,急需2000根钢钎、600套救生衣……”4个小时后,通过战备物资储备管理系统调配的4000余件救灾物资便运抵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待补充部队。

  现场指挥的副市长贾书君介绍,这套由军地共同研发的物资征集系统,为部队参加重大军事行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畅通工程”为部队机动提速

  “假如部队明天上战场,我们支前速度能否跟上打仗的脚步?”市委书记孙立坤在“畅通工程”推进会上说。

  前不久,焦作市军地领导亲自挂帅组成6个工作组,深入全市交通系统,对“平转战”能力进行全面抽查评估。

  笔者在现场看到,高速公路服务区为部队装备预留停靠、补给位置,建成集食宿、加油、维修、通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工作站;所有收费站口开设保障部队重装备通行的快速通道,铁路沿途建造2个重型装备和物资装运平台……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文深介绍,“畅通工程”建设中,不论是修建公路、铁路,还是架设桥梁,必须征求军事部门意见,充分考虑军事需求。

  8月下旬,黄河岸边某渡口硝烟弥漫,10多支身着迷彩服、佩戴“交通战备保障”“民兵道路抢修”标志的专业队伍迅速冲向预定地段,有的紧张抢修被毁的桥梁,有的运用工程车辆迅速填平被炸毁的路段……

  近年来,焦作市着眼遂行作战任务需要,组建16个水上、公路、铁道抢修等民兵专业分队,拟订了《战时保畅通应急保障方案》等18个方案预案,每年都要组织交通、河务、人防等部门进行实战化、实案化战备保障演练。

  焦作军分区政委宫松奇介绍,近年来,辖区部队驻训演练、参演部队过境机动等重大军事行动任务完成圆满,“畅通工程”功不可没。

  “暖心工程”提升官兵“幸福指数”

  近年来,焦作市连续实施“暖心工程”,注重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暖心工程’也是‘暖兵工程’!”孙立坤说,在民生工程这个大棋盘中,驻军官兵理应成为最先受益的特殊群体。

  焦作市把驻军营房建设纳入城乡整体规划之中,在土地资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积极配合部队为新营区选好址,协助建好新营区。

  某汽车团驻扎在人流密集的市区,部队进出经常受阻,市政府将近800亩的城市建设用地划归部队。3年来,焦作市快速办理了某炮兵旅新营区、某预备役团办公楼、空军某训练场、市国防教育综合基地等军事工程审批手续20多项,为部队营房建设提供用地2000余亩。焦作市还将驻军官兵住房推行社会化保障,纳入城镇保障住房建设规划,统筹考虑;划拨专项经费,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全市现役官兵亲属,从将军到士兵一个都不能少。

  “暖兵工程”让军人军属的“光荣指数”不断攀升,焦作籍官兵立功受奖率较5年前提升20个百分点,今年则出现报考军校热、应征入伍热。

  “暖兵工程”暖兵心,“爱民工程”惠民生。焦作军分区协调驻军单位出台了《支援焦作市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五项行动”》等,支援地方经济建设。2009年,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穿城而过,6个月内需迁移近3万人。焦作军分区主动承揽并圆满完成了城区征迁安置任务总量的53.8%。5年来,焦作军分区组织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26次参与完成西气东输、山林救火、防洪抢险等,为焦作市经济转型发展作出了贡献。

  (新华社郑州9月11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