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焦作农机:向土地流转要效益
图片新闻
第二届全国老年人体育大会
健身球操交流活动在我市举行
驱动未来
十万台农机服务三秋生产
范景致都光星合著《财经权鉴》出版
武陟:29个项目签约173.3亿元
我市举行重点科室(岗位)
“面对面”述职评议
秸秆变“罐头” 旱涝保增收
风神轮胎出征首届CGR中国越野拉力赛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9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驱动未来
—— 沁阳 “四轮”驱动开新局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孙国利

  本报通讯员 李太昭

  (一)曾经,沁阳人敢为人先,“买天下,卖天下”,让神农山下长出“工业大树”,让沁水河畔崛起靓丽新城。

  而今,沁阳人争当怀川转型先锋,在深入转型中遭遇新挑战。

  去年以来,沁阳几家年纳税上亿元或数千万元的骨干企业受行业大环境影响发展步履维艰。沁阳经济也随之明显放缓,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下滑……困境当前,沁阳的执政团队如何破解?转型攻坚,沁阳经济如何应战?人们把目光再次投向沁阳。

  (二)“富裕沁阳、文化沁阳、美丽沁阳、和谐沁阳,是沁阳科学发展的总目标,产业集聚区、沁南新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是沁阳发展的总抓手。”沁阳市委书记魏新洪神情坚定地说,“迎难而上,全力以赴,科学发展,转型攻坚。”魏新洪表示,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140亿元,力争全年融资总额超过100亿元,全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突破100亿元,加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前不久,一个查问效能转变、治庸治懒问责的电视栏目《问政》,在沁阳市引起强烈反响。这是该市主要领导直接担任总监制的大型政论性节目,以“沟通百姓、舆论监督、问计于民、治庸问责”为主题,运用电视新闻媒体,搭建舆论监督平台,关注民生发展大计,聚焦社会热点难点,沟通百姓答疑解惑,问计于民广纳民言,督查问效转变作风,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难点问题,让群众代表、专家代表与问政对象三者之间平等对话,进行富有建设性的探讨,客观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从而达到“问政加压、推进工作”的目的。

  目前,该市良好的势头已经显现。今年前6个月,沁阳新引进招商引资项目6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个,项目总投资72.4亿元。在该市216个重点项目中,36个项目建成或部分建成,新开工项目70个,一批战略性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三)务实重干,转型攻坚,在建设“四个沁阳”的征途上,沁阳人从来都不缺乏实干精神,更不缺乏敢为人先、奋勇争先的勇气。

  建设“富裕沁阳”。沁阳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力发展高成长性产业,持续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确保到2016年实现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建设“文化沁阳”。沁阳将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影响力,增强文化经济竞争力,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知名旅游城市,使文化成为整个城市的发展之源、活力之根、繁荣之本。

  建设“美丽沁阳”。沁阳高标准开展城乡建设,大力度提升景区档次,加快城市水系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做到青山与绿水常在、秀美与发展共赢,着力打造“宜商宜居、风景秀丽、水清园绿、城景相融”的美丽城市。

  建设“和谐沁阳”。沁阳坚持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缩小贫富差距,创新社会管理模式,让公平正义得到伸张、人心得到极大凝聚,使干群之间、邻里之间、村街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等方方面面实现和谐,形成诚信互助、团结友爱的良好社会风尚,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四)目标已定,抓手何在?沁阳启动产业集聚区、沁南新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四区建设,并成立了四区建设指挥部。

  “找准抓手、突出重点,才能更好地带动全局、取得实效。四区建设的带动作用就像汽车的四个轮子,四轮驱动,激活发展内生动力,推动沁阳经济转型升级、持续提升。”该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毛文明说。

  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主战场。沁阳抓住省政府适时调整产业集聚区规划布局的机遇,加快整合沁北、沁南两区和沁阳市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方案在全省首家获批。

  目前,沁阳市产业集聚区已入驻企业470余家,从业人员5.2万人。晋煤天庆、昊华宇航、广东兴发、超威电源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日益显现,推动产业链条由短到长,推动产业规模由小到大。其中,作为河南省重点项目之一、总投资38.6亿元的晋煤天庆公司现代煤化工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18.7亿元,部分子项目投产见效;昊华宇航年产20万吨三氟氢硅生产专用线项目、7000吨四氯氢硅项目以及三氯氢硅白炭黑项目持续跟进,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同时,该市以培育现代化工、动力电池2个超百亿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辅以传统装备制造产业升级和新能源产业,增强产业带动能力,提升经济发展实力。

  沁南新区——提升城市承载功能。沁阳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适度超前”的原则规划城市发展蓝图,突出多中心、组合式、紧凑型、复合型城市理念,“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个法、建设一盘棋”,确保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

  随着融资渠道的进一步拓宽,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仅“八路”、体育中心等工程就投入20亿元,城市的承载力不断提升。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建转型发展全过程,以城市水系和生态网络构建为突破口,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一个多中心、组合式、紧凑型、复合型城市呼之欲出。

  新型农村社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沁阳市按照“全域沁阳、深度融合、共建共享、持续发展”的原则,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区和中心镇区转移,多模式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资金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沁阳市利用占补平衡、指标漂移政策,利用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级差效益,将其中获得的土地纯收益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同时,沁阳市在房屋征收补偿、房屋产权、财政投入、涉农资金整合、土地增减挂钩、社会保障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让农民实实在在得实惠。目前,沁阳已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11个,规划面积215万平方米,计划投资26.3亿元,已完成投资近7亿元。

  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打造第三产业增长极。文化是城市灵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秉承这一理念,沁阳市文化旅游园区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沁阳以文化旅游业融合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突破口,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总量扩张、结构优化。通过完善配套设施,挖掘文化内涵,加大宣传力度,神农山旅游园区正在成为一个规划布局合理、产业体系完善、旅游产品丰富、基础设施齐全、旅游管理高效的旅游目的地。

  名人文化、山水文化、怀府文化、道教文化、特色文化等资源就是自然和历史赐予沁阳的宝贵财富。该市以朱载堉文化为突破口,谋划运作,努力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促进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五)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各地的比拼,从表面上看是拼投资、拼项目,从本质上看,比拼的却是发展环境。沁阳市不能让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变成企业发展的“盐碱地”。

  睿为视讯公司是一家生产LED显示屏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企业发展遭遇了金融瓶颈。几天前,会集省内著名金融专家的省金融学会专家组深入该企业现场“把脉问诊”,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这已是该金融专家组在4个月时间内3次来沁现场办公,助力企业解决金融难题。

  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沁阳市连出实招:该市出台了包括《沁阳市鼓励投资办法》在内的一系列具体政策,“政策不足服务补、硬件不足软件补”“不讲不能办,只讲怎么办、快速办”的工作理念让外来客商吃了一颗“定心丸”。

  创新服务举措,提升工作效能,沁阳市借鉴外地经验,实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帮办责任制。该市明确了34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分包领导和责任人,55个重点建设项目有了帮办单位和帮办人。

  沁阳市檀溪堂文化产业园是该市文化旅游产业区的重点项目之一。项目开工以来,该市旅游局副局长杨红星作为项目帮办人员,从早到晚,他的办公地点就在项目工地上。“自从有了项目帮办,这手续办理、施工协调我再也不用分心了。” 沁阳市檀溪堂文化产业园负责人说。

  被誉为沁阳市四大建设“中枢司令部”的四区建设指挥部,每周的碰头会不仅仅停留在研究工作“怎么干”,而是认真对照工作台账,落实工作细节,一周一碰头,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讲评,一年一考核,督导解决问题“往前赶、抓紧办”。

  此外,该市还设立发展环境和干部作风投诉中心,对外公布投诉电话96553,并整合110、市长热线等服务平台,打造服务沁阳经济发展的“110”。

  “沁阳的干部作风在持续好转,广大党员干部盼发展、谋发展、急发展的思想已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当前,沁阳正处在向上突破的重要关节点上,今后一段时期也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战略机遇期,沁阳将把握好经济转型的主动权,当好焦作排头兵,努力走在全省前列。”魏新洪言语坚定。

  (六)如今,神农山下一派好风光——工业在转强,城市在转靓,环境更美,人民更富。转型示范,曾经的转型,已然的蝶变,对于沁阳而言,已经成为过去。站在新起点上的沁阳,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下定决心不松劲,坚持科学发展,持续转型升级,“富裕沁阳、文化沁阳、美丽沁阳、和谐沁阳”指日可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