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正火,但鲜有人知道,这类文字竞技节目在西方国家已风靡多年。在美国,每年的拼写大赛由美国娱乐与体育节目电视网直播,有超过400万观众热捧。其实在拼字比赛进行的时候,正是美国热门体育比赛和春夏电视剧进入关键性时期,但是美国娱乐与体育节目电视网不为所动,每年仍然顶风而上与娱乐节目叫板,从不担心观众流失,收视率一直保持高水平。
美国拼字大赛已火了几年
拼字大赛简而言之就是比赛谁认字多,比谁写字不出错。此类比赛在西方国家历史悠久,在欧洲,这样的比赛从16世纪就举行过。美国首次举办全国性在校学生的“拼写”比赛是在1925年,由肯塔基州的《信使报》编辑部主办。此后每年一次,只是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停顿了几年。后来E.W.斯克里普斯集团成为这项比赛的赞助机构,到2013年5月,已举办了86届,这一拼字大赛也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教育类赛事。
斯克里普斯全国拼字比赛,也被称为“全国拼字蜜蜂比赛”,每年的比赛时间是5月“国殇日”长周末之后的一周。从2011年至今,拼字大赛定在马里兰州国家海港的盖洛德度假村和会议中心酒店举行。美国娱乐与体育节目电视网当晚直播比赛。至于为什么叫“蜜蜂”,没有确定的说法,大概是取它勤劳工作之意吧。
这个比赛从全国8岁到14岁的学生中进行选拔,所有公立、私立、教会和其他类型的学校学生都可以参加。参赛的孩子也被称为“拼字蜜蜂”。第一届获胜的拼写王子,是年纪不满13岁的弗兰克·诺伊豪泽尔,他最后拼读获胜的字是“gladiolus(剑兰)”。
拼字能手爱数学
比赛对参赛者资格没有特殊要求,但是要得到全国比赛的入场券,却是要有些真功夫的。
初级比赛由各学校自己安排,参赛门槛并不高,美国各类学校的适龄学生都可以报名参加,但是选拔的道路却很艰辛。孩子们先是在本年级进行比赛,再比出全校最佳,再经过县市级的多次淘汰,只有地区的第一名,才能参加全国决赛。在美国海外领地和军事基地的学生,会推选出他们的选手。而且该赛事也接受国际上所有希望参赛的好手加盟。中国也有学生参与这项比赛。
为应对难度越来越高的比赛,孩子们会在练习时使用统一的工具书,即由美国权威的辞书出版机构梅里亚姆·韦伯斯特公司编辑的官方辞书《请你拼写》。这本辞书的内容每年变更,现在这一部共有1150字,按词源分类,并附有练习题。
别看这些比赛中的实际词汇量并不是很大,但是它们的来源却是非常宽泛的。有一部分字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型;诸如印第安人的工具,多年前的饮料名等,让年纪尚小的孩子有这样丰富的涉猎很不容易。还有就是来自国际上其他语言的“进口”词汇,拼写方式千变万化,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陷阱”。
当地区和国际上的小“字典”们集中到比赛地后,先要进行两个白天的预赛和半决赛,然后是总决赛——整个过程算下来,冠军要经过1轮笔试和5轮口试才能登上领奖台。
这些小拼字“蜜蜂”们都是头脑清醒,理解力很强的孩子,而且活泼可爱。当被问到他们在学校里最喜欢的科目的时候,其中大多数人都表示最爱学数学。而在主办单位对这些选手跟踪调查中发现,这些小拼字能手们更多选择成为医生和科学家(首届冠军弗兰克·诺伊豪泽尔后来成为一位专利法律师)。所以专家们让家长们放心,参加拼字比赛后,这些孩子依然能够全面发展,并不会变成只会“啃”字典的小书虫。
印度裔男孩今年夺冠
今年的拼字比赛在5月底举行,5月29日举行总决赛。共有281位8到14岁的“拼字蜜蜂”聚集在美国马里兰州参加比赛,他们来自美国各州和华盛顿特区以及加拿大、巴哈马、中国、加纳、牙买加、日本和韩国。
能够参加决赛的孩子们都是曾经“过关斩将”,凭一个字一个字的努力才走上决赛舞台的,所以他们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有序和镇静。每听到一个字后,他们有的默念一下,有的用手试拼一下,然后再正式读出每个字母。很多小选手在这一过程中绞尽脑汁,而他们此时的表情也十分可爱。
今年的主持委员会由雅克·贝利博士担任主考人。他曾是1980年的拼字冠军,后来主修古希腊文和拉丁文,并在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贝利博士从2003年起就是这个比赛的正式读字考官。他以惯常的清晰和中缓语速为小赛手们提供单词,认真回答他们的提问,耐心地为他们用这些单词造句,非常有职业风范。
这一天,贝利博士共列出了74个单词,最终来自纽约皇后区的印度裔男孩阿文德·马汉卡里战胜了所有对手,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助他获胜的字,是来自意第绪语(犹太人使用的由德语、希伯来语等的混合语言)的Knaidel一字,指的是犹太人的一种食品,有些类似饺子。
13岁的阿文德·马汉卡里的家庭来自印度,却能正确地拼读出犹太人的食品用字,高难程度自不必说,其象征意义也很重大。这说明美国纽约是个国际化的大都市,那里的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产品,对世界有广泛的认识。
王 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