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宋怀喜)近日,孟州市会昌一中对师生作息时间进行了调整:每节课由原来的45分钟缩短为40分钟,而上午和下午的大课间由原来的15分钟延长为30分钟。课节变短,课间变长,为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提供了时间保障,实现了健身娱乐活动与教学活动的和谐统一。
长期以来,该校大课间的时间只有15分钟,除上厕所和必要的休息外,学生几乎不能进行什么活动。即使勉强组织一些课间操等体育锻炼活动,由于时间短,剧烈活动后,得不到必要的调整,上课后长时间无法进入学习状态。一些学生大课间活动后,迟迟不能进入教室,也扰乱了后续课堂教学的正常秩序,增加了教学管理的难度,为此学校还曾一度限制学生在大课间进入操场开展体育锻炼活动。为解决大课间学生体育锻炼和后续教学活动的矛盾,会昌一中将作息时间进行了调整,除缩短了课节时长,延长了大课间时间外,还在大课间后上课前3分钟增设了一个更加人性化的小预备,让课间操活动后师生进行必要的休息、洗涤,为后续上课作好准备。
课节变短,大课间变长,增设小预备,体现了对学生学习活动规律的尊重,使教育教学活动的节奏更加科学、合理和人性化。经过试运行,大课间变长后,学生在紧张的脑力学习后,参与适当的体育锻炼的体力活动,使脑力得到了休整,后续学习中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不仅弥补了课节变短造成的时间不足,还使课堂结构更加合理,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