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言) 把钱用到刀刃上,用到推动转型、推动发展最关键的科技创新上!我市决定,今年从压缩的“三公”经费中拿出1000万元增加科技投入,使我市科技三项费用由过去的2600万元增加至3600万元,明年将增加到5000万元以上。
这样做,基于我市对科技创新的再审视、再定位,也表明了我市依靠科技推动转型的决心。
分析当前,稳增长、调结构,两难;财政增收、企业减负,两难;保持工业投资较快增长、消化过剩产能,两难。一个个两难,绕不开,躲不过。只有破解一个个两难,才能转型提升,才能在中原经济区转型中居前列、当示范。
如何破解?唯有依靠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转变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今年,我市首次提出“科技强市”战略,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宁可政府过紧日子,也要保证科技资金投入。同时,要求用好科技资金,出台一系列新政:省内首家推行“创新券”制度,以促进政府引导资金最大化用于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完善科技三项资金的使用办法,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采取政府贴息的办法,四两拨千斤,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科技创新的杠杆作用;开展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每年从排名前100名科技创新企业中筛选一批有潜力上市的科技企业进行包装跟踪和重点培育,对排名前30名科技创新企业发展进行跟踪落实和重点扶持。原则上,今后对科技含量低、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传统企业不再给予政策资金扶持,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倒逼企业技术升级、科技进步、转型发展。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