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民日报》撰文批评拥有众多粉丝的热门电视剧《甄嬛传》。《人民日报》评论文章认为,在“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宫廷斗争中,甄嬛通过比对手更加阴险毒辣的权术和阴谋成功地加害皇后并取而代之,“你必须更坏才能战胜对手”,这就是《甄嬛传》传播和宣扬的价值观。
诚然,现实生活中,“谗人高张,贤士无名”的现象的确存在,古代诗人韩愈就慨叹:贤者恒无以自存,不贤者志满气得;现代诗人北岛也哀叹: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但在浩然天地之间,此现象终究不是主流,面向大众的影视作品,对这种现象不可回避,但也不必放大,更不能忽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确的价值观。
赵本山的小品《卖拐》搞笑了一代人,作为春晚上的笑料,堪称经典之作,至今荧屏上仍久演不衰。但笔者看的次数多了,笑过之后,琢磨着一个油嘴滑舌、损人利己的大忽悠像耍猴一样戏弄老实人的场景,心里挺不是滋味,谁都不愿被忽悠,但能学着当大忽悠吗?
影视作品传播正能量,国内外都是如此。幼儿园到小学年龄段的中国孩子,很多都是日本电视剧《奥特曼》的粉丝。在《奥特曼》里,不管层出不穷的怪兽能耐有多大,最后总是命丧正义的奥特曼拳下,虽然成年人看来这一套幼稚可笑,却很能满足孩子们的情感需求。美国电影《阿甘正传》,讲述先天弱智的阿甘,凭借单纯正直、不存半点邪念的头脑和一双飞毛腿,自强不息,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因为该片精彩诠释了“人一定要求上进,要学会不停地向前奔跑”的主题,于1995年荣获6项奥斯卡大奖。
影视作品所宣扬的价值观,常常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其作用不可小视。在国内某网站发起的有数万名网友参与的调查中,大多数网友选择支持“影视作品要弘扬正气,传播正确价值观”的论点。可见,大多数网友都希望看到更多传播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鼓与呼的影视作品。主流民意如此,无论从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考虑,影视作品是不是都应该把传播正能量放在首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