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鹏
中秋假期,记者到焦作新区阳庙镇杨庄村走亲戚,看到该村不少农民已经开始收获玉米。在村旁的玉米地里,记者遇见了正在察看自家玉米长势的村民杨保国。
“你家准备啥时候收玉米呀?”记者问。“不急,不能看苞叶黄了就收,苞叶发黄后7~10天再收获,产量能提高不少哩,去年我比别人晚收10天,一亩地多收了50公斤玉米。”杨保国回答。
“那你到底打算啥时候收?”记者又问。杨保国说:“镇里的技术员说今年俺这里的最佳玉米收获期在9月18日至24日,比往年提前5天左右。我准备在这个时间段内收获。”
听杨保国讲完他的“玉米经”,记者又来到阳庙镇政府,想采访一下该镇今年秸秆禁烧的准备情况。走进镇政府办公楼,看到一楼好几个办公室开着门,却不见一个人。人都到哪儿去了?记者正在纳闷的时候,一个来镇政府办事的农民说:“来找人吗?都在二楼会议室开秸秆禁烧会呢!”
记者得知这位农民叫和洪亮,是该镇和庄村的,便和他聊起了秸秆禁烧。
和洪亮说:“现在秸秆禁烧宣传力度大得很,村里田边到处贴标语、拉横幅,宣传车从早到晚忙个不停。秸秆禁烧搞了这么多年,说实话,群众现在思想上都能接受了,环保意识也增强了,让他们烧,他们也不会烧了!”
跟和洪亮聊完,镇里的秸秆禁烧会议也结束了。据该镇一位负责同志介绍,今年除了沿用以往的班子成员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路段“三包”责任制外,将着重在疏堵结合上下功夫,大力推广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确保全镇玉米秸秆还田率在80%以上,并做好秸秆青贮工作,满足养牛业发展需要。
此外,该镇在辖区设立30个禁烧督察点,配备防火帐篷和扫帚、铁锹、水桶等防火工具;在各村分别组建10~15人的巡逻队,24小时进行不间断禁烧巡查,确保秋收期间辖区“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