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净影峡谷是一片滋生梦想的地方。
置身峡谷之中,你会感受到空中飘动着历史烟云,脚下踩着的,是浏览不尽的历史遗迹。在古来的传说中,净影峡谷是盘古开天时留下的一个深深的脚窝。
在遥远的太古时代,太行山的上空飘荡着一个状如鸡蛋的黑色雾团,这个黑团在天地间孕育了一万八千年,终于在某年的10月16日寅时,忽喇喇一声炸响,迸出一个人来,这便是初生的盘古。
渐渐长大的盘古想舒展一下自己的筋骨,他试图站立起来,却发现天和地原是叠合在一起的,根本就无法撑开。盘古想劈开天地,却找不到任何工具。于是,他开始苦苦寻找开天辟地的工具,终于在天的西方,找到了一把蕴含金石精华的巨斧。巨斧虽有千斤之重,盘古更有万钧之力。于是,神勇无比的盘古挥动巨斧,要劈出一个光明的世界。
一声天崩地裂的声音过后,混沌的天地被劈出一条巨大的缝隙,阳光明媚地照射进来,天地换了新颜。盘古兴奋地扔掉巨斧,正要振臂欢呼,却发现刚刚劈开的天地又要迅速叠合在一起,情急之下,他举起双手撑住了下压的天空。那天的重量是无与伦比的,盘古不能松手,只能死死地托住天空。盘古使出自己的所有力量,希望能将天空推向高处,于是他脚下的土地开始慢慢下沉,变成一个深邃的脚窝。
也许是天地间的神灵被感动了,所有的元气都开始聚集到盘古身上。盘古全身的骨骼肌肉开始像竹节一样生长,每天长高一丈。十万八千年过去了,天地开阔,相距十万八千里之遥,盘古不用再担心它们会叠合在一起。放眼蓝天,俯瞰大地,盘古禁不住朗声大笑。也许是过于开心、过于兴奋,他竟然在笑声中耗尽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巨大的身躯在天地间轰然倒下,引发了地震,引发了山河巨变。他留下的深深脚窝,变成了今日的净影峡谷。
盘古之后,东方人文的始祖女娲也生活在以净影峡谷为中心的南太行山中。女娲是一个善良爱美的女神,热爱树木花草,喜欢鸟兽虫鱼。她行走在太行山上,常常以龙门瀑布下的净影湖为镜子欣赏自己的美丽容颜。渐渐地,女娲发现盘古所创造的世界不够完美,虽有花草溪流、飞禽走兽,却没有一种主宰万物的生灵,于是她便想创造具有灵性和智慧的人类。
女娲想了很久,也没有想出她要创造的人类该是什么模样。有一天,女娲在净影湖边散步,又一次在湖水中看见了自己美丽的倒影。在那一刻,她有了灵感,开始照着自己的样子捏泥人。当泥人摆满大地的时候,她对着泥人吹了口气,这些泥人立刻活跃起来,变成了能走能跑、能蹦能跳、聪明智慧的小东西,她给这些小东西起名叫“人”。
炎帝神农出生在净影峡谷北边的山西高平一带,他常常带着自己部落的官员到净影峡谷周围巡视,后来又在净影峡谷西边不远处的神农山筑坛祭天,形成了中华天坛的原始雏形。
黄帝时期,焦作处在中原文明的核心地带,这里物产丰富,地理环境较好,加上林木葱茏、野兽众多,自然而然成为原始人类聚居的地方。但是,由于受长达千年的海水倒灌现象的影响,南太行山脚下的黄河、沁河、丹河、济水呈纵溢横流状态。当时的怀川人大多数生活在太行山南面的阳坡和丛林中,靠打猎、捕鱼和采摘野果生存。因此,世外桃源一般的净影峡谷就成了怀川人理想的聚集地。当时,人们没有盛水的容器,喝水都是要走出居住的山洞,到山溪旁边匍匐饮用,这种方法实在太不方便了,人们迫切需要一种盛水的容器,来方便自己的生活。
传说宁封子是净影峡谷部落里的一位首领。看到大家饮水这么不方便,他想了很多方法,包括用树叶和有凹坑的石块盛水,但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有一天,他用净影湖边的胶泥做了一个盆状的容器,晒干后拿到山溪边去盛清水。刚开始,容器挺好的,可走到半路,容器便在水的浸泡下变软碎裂了。
当时的人们已学会了用火烤制动物肉类的方法,常常把打来的猎物投入篝火之中,待烧熟之后,才一块块分而食之。对于体型较小的麻雀等鸟类,人们怕烧焦了无法食用,便用黄泥包裹之后,再投入火中烧烤。有一天,大家正围着火堆烤肉吃,突然天降大雨,人们纷纷躲进山洞避雨。雨停之后,火已经熄灭,大家出来寻找火堆中烧熟的食物。宁封子意外发现,那些包裹着鸟类的胶泥被火烧过之后,再经雨水浸淋,已变得坚硬无比,放到水里也不会变软碎裂。于是,他立刻用胶泥做成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容器,放到火中焚烧,再用水浸淋,结果奇迹出现了,这些烧制好的胶泥容器,不仅能够长时间盛水,而且能够在火上烧煮食物。部落里的人欢呼雀跃,一个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就此诞生了,这就是陶瓷。
其实宁封子的名字,应该是后人叫出来的,因为他发明制陶以后,被黄帝知道了,把他叫去做官,封他为陶正,又因为他是宁地(今日焦作市修武县)人,所以人们称他为宁封,而子,则是古人对有作为有身份的人的尊称。
如果说百里怀川是中原诸多历史故事的发源地,那么,净影峡谷就是这些传说的真正源头。⑨ 净影公司
焦作市净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焦作市净影寺
电话:1583893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