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国利 本报通讯员 春 丽 赵 雷
“谢谢,太感谢了!‘金秋助学’解了俺家的大难……”在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9月19日,当员工刘迎光领到3000元的“金秋助学”款时,禁不住眼泪簌簌。
昨日上午,与记者相熟已久的刘迎光,利用公休时间,专门找到记者,要与记者分享其心中的喜悦。今年,老刘的闺女棋棋以485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黑龙江省的一所本科院校。按理说,争气的闺女鱼跃龙门,老刘应该高兴才对,但他却是一筹莫展。为啥?老刘的妻子患神经性颈椎、腰椎病需长期治疗,家人要看病,子女要上学,一家五口人的花销样样都得靠老刘一人来扛。尽管孝顺懂事的女儿只选报了费用较低的院校,但4000元的学费对这个经济拮据的家庭来说,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棋棋,咱不上了吧?”当女儿领到通知书时,老刘思索再三,很愧疚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女儿听到后,只是默默地流泪。
而今,“金秋助学”解了这对父女的燃眉之急。自2009年以来,佰利联不断完善金秋助学工作机制,每年7月份开展困难员工调查,对当年考取大学的公司特重困员工子女家庭摸底。佰利联纪委书记、工会负责人冯军介绍:在2013年的“金秋助学”活动中,佰利联共为39名员工子女给予了1000~5000元不等的救助和奖励,共发放“金秋助学”款达6万余元。现在,“金秋助学”活动已成为佰利联工会帮扶的一个品牌项目。
老刘说,目前,棋棋已顺利就读大学,她非常珍惜大学的求学时光,除主修的专业外,还兼修了三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