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新闻/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孟州市扎实推进主题实践活动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山阳区宣传打击非法集资力度大
山阳区借力发展惠民生
百字新闻
土窑洞长出了“白金朵”
孟州市召开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和监督检查工作会议
扎实开展“双违”整治工作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9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土窑洞长出了“白金朵”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日前,笔者慕名来到孟州市槐树乡刘庄村。走进土窑洞内,只见一排排一尺长的袋子摞得整整齐齐,袋子两侧开口处伸出一朵朵白色“小伞”,鲜嫩肥厚,长势喜人,刘学朝夫妇正在采摘新长出的平菇。

  刘学朝是该村窑洞种植的发起人,见笔者到来,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没有咱乡里的政策支持,没有专家的技术指导,我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发展。”谈起窑洞种植的经历,刘学朝感慨不已。

  上世纪80年代初,刘学朝就是团省委命名的新长征突击手、科技带头人。多年来,他利用岭区土窑洞多、内外温差大、保温保湿性好和冬暖夏凉等特点,发挥自己种植珍稀食用菌的特长,一直钻研着土窑洞内反季节种植食用菌的技术。他经过多次反复摸索实验,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大规模种植技术还不成熟。2007年,槐树乡多次组织农业部门的食用菌专家到刘庄村进行现场指导,困扰他多年的光照和通风换气等技术难题终于得以解决。乡里还帮助他申请了省级反季节种植白灵菇、杏鲍菇科技扶贫项目,帮助他建设省级特色品牌村和省级无公害生产基地。

  如今,刘学朝承包了70孔窑洞,利用农村大量废弃的玉米秸秆、玉米芯、麸皮、棉籽壳等做肥料,购买了食用菌袋,建起了灭菌的小锅炉,准备扩大种植规模。刘学朝说:“夏季是平菇上市的空白期,它不喜高温,大部分地区夏季炎热,无法继续种植,造成市场断档。而我们岭区的土窑洞,夏季却非常适合平菇种植。现在,我种植的第三茬5万袋菌棒已进入生产期,市场价格又好,预计每茬可收入2万余元,全年可收入10万余元。”

  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叫富。在刘学朝的带动下,该村50余户群众加入了他的菇类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了致富梦想。目前,刘学朝已向科技部门申报窑洞反季节种植食用菌专利。下一步,他准备到山西去考查,建一个食用菌深加工企业,延长食用菌保鲜时间和食品生产的产业链。 赵春营 武会玲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