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真是感谢咱们新区农办和村里的领导,如今俺村的百姓们再也不用为出行而发愁了。”76岁的老人陈道连指着幸福河上刚刚翻修一新的一座桥高兴地告诉记者。
8月30日,记者来到了陈道连老人所在村——新区阳庙镇阳邑村。这是一个有着5000人口的大村,穿村而过的一条河名为幸福河。幸福河上有4座桥,是村里南北通行、东西进出的要道,但全都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桥面窄不说,加上几十年的风吹雨打和车辆过往,桥面变得坑坑洼洼,一到雨雪天气,通行更是困难,这几座桥也成了阳邑村老百姓的一块心病。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为了更好地服务百姓,阳庙镇党委和阳邑村委会决定将幸福河上的这4座桥全部加固翻修,让老百姓出行更加方便。今年6月份,阳庙镇领导积极与新区农办结合,多方筹措资金50万元,历时两个多月,8月底完成了对这4座桥的翻新加固。
如今,翻修加固过的这4座桥桥面,均由原来的4米多宽变成了现在的8米多宽。
“以前从桥上过都是胆战心惊,没有一点踏实的感觉。现在桥面拓宽了,桥墩加固了,咱老百姓出行更方便了。”
“俺这几个老伙计,每天早晨都在桥边锻炼身体,下午就在桥边喝茶聊天,感觉美极了。”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夸赞着。
该镇党委书记赵洪波告诉记者:“如今,这几座桥被乡亲们称为‘幸福桥’,我们更愿意把这几座桥称为‘连心桥’‘惠民桥’。惠民生、听民意,多为老百姓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让百姓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这才是我们党委、政府努力的目标。”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