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中医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西医结合治骨病有优势
甘 草
八旬老太脑出血 巧施妙手终痊愈
耳穴压豆疗法,你了解吗(上)
说话太多伤元气
手脚怕冷试试刮痧
秋分时节话养生
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建设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9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情开朗莫“悲秋” 阴阳平衡调饮食
秋分时节话养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今年9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白天、夜晚温差进一步拉大,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

  精神调养在秋分非常重要,因为秋天有万木凋谢之感,人们容易产生“悲秋”,因此要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以适应秋天平容之气。天气好的时候,应该多外出走走,在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排解秋愁的同时,可以做做深呼吸,吐故纳新,使肺气不受燥邪的损害。此时最适宜的运动莫过于登山了,在晴朗的日子里,登高望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让自己在心情愉快的同时,还锻炼了身体,身心都得到放松,从而消除不良情绪。

  秋天气候日益干燥,人们会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头痛、咽干、干咳、手足心热、大便干结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秋燥的一系列症状与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中医认为,夏季出汗过多,体液损耗较大,身体各组织都会感觉水分不足;到了气候干燥的秋天,多风少雨,皮肤黏膜水分加速蒸发,当补水不足时就会产生秋燥。因此,秋分养生一定要注意补水。

  在饮食方面,重在阴阳平衡,秋冬当养阴。阴气不足,而阳气有余的老年人忌食大热温补之品,如狗肉、羊肉等;白领、职业经理人等平时多食油腻之人,要多吃蔬菜、水果,以平补为好,如山药、百合、红枣、南瓜、竹笋、绿叶蔬菜等。食疗方面,甘蔗粥有清热祛风、补脾生津的功效;梨子粥可生津润燥、清热化痰;银耳粥可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的人可以选择百合粥,它有清心润肺的功效。

  王国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