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玲 通讯员李进良)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市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创业试点市建设、加快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会议上获悉,近年来,我市坚持就业为本的理念,着力加强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就业惠民、创业富民的政策措施,着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援助,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今年1~8月,城镇新增就业5.61万人,同比增长6.8%;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7万人,同比增长77.3%。
市委书记孙立坤专门就会议作出批示: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基。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以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创业试点市建设为抓手,不断强化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建设,探索出了一条统筹城乡就业创业一体化推进、均等化服务的路子。对此,应当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各级各部门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加快创建创业型城市步伐,大力促进就业创业,推动全民就业创业工作深入发展。
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全面启动。我市将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推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创建背景。为打破就业创业城乡“壁垒”,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在省委、省政府和省人社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市于去年6月27日首先拉开了统筹城乡就业创业试点市建设的序幕。
一年多来,通过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创业试点市建设,我市初步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均等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探索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为创建创业型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近期以来,我市积极筹划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得到了省人社厅的大力支持和正式批复,成为河南省创建创业型城市试点单位。
创建要求。在此次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文深四点要求掷地有声:
一要筑牢夯实产业基础。要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断扩大工业就业容量。要发挥农业基础作用,发挥新型农业现代化对农业人口就业的吸纳作用。要挖掘第三产业潜力,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吸纳城乡就业的主渠道作用。二要不断激发创业活力。要勇于探索创新,在政策范围内,鼓励事业单位人员离岗创业,为全民创业作示范。要落实支持政策,加快形成全民创业热潮。要大力引进人才,吸引各类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来焦创业。三要着力创新育才模式。要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创新职业培训制度,为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熟练技术人才。四要主动提供优质服务。要完善服务体系,加快创业孵化园等创业基地建设,为就业者开展职业介绍、从业培训、用工指导等服务,为创业者提供项目信息、政策咨询、小额贷款等服务。
创建目标。据悉,我市创建创业型城市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主要指标初步达到创业型城市创建标准。
据了解,人社部于2012年4月明确了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的3项考评内容:一是创建行为。即: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工作考核五大体系建设情况。二是创业环境。即:自主创业者对在当地创业所需资源可获得性、当地政府相关政策与公共服务、当地创业教育文化氛围的评价。三是创业效果。即:创业活动的活跃度、创业实体的生命力与成长性、创业活动对当地就业的贡献。
我市创建创业型城市的具体目标为:到2015年,全市新增成功创业3万人以上,新增创业带动就业10万人以上,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亿元以上;政府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新增推荐就业岗位30万个以上,新增就业创业培训30万人次以上,新增创业孵化园(街)100个(条)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到83万人。平等竞争、支撑有力、充满活力的新型创业机制基本建立,统筹城乡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创业环境满意指数、创业活动活跃指数、创业实体生存指数、创业实体就业贡献率、创业实体就业贡献增长率等指标初步达到创业型城市创建标准。
压题照片 市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创业试点市建设、加快创建创业型城市会议会场。 李进良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