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柏生 通讯员何京辉、谢志峰)麦忙不算忙,秋忙忙断肠。如今正是秋季农作物收获时节,也是农民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但是,记者在武陟县农村采访时发现,由于新型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农民秋收的劳动强度正在大大降低,田间少了很多“断肠人”。
在武陟县小董乡贾村村民刘建红家的玉米地里,一台崭新的大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在玉米地里转了几圈,一会儿工夫,一大片玉米就被“吃”掉了。
刘建红家今年种了7亩玉米,但在收玉米时只有她和公公、婆婆在场。机车操作后,偶尔有一两个玉米棒掉到地上,他们就捡起来。“机车走过一遍,玉米棒脱‘裤儿’、秸秆还田一次性完成,今年秋收不算忙。”刘建红说。
龙泉办事处黄树村的梁福新患有脑血管病后遗症,儿子又外出打工,以往每到秋收都为6亩多玉米发愁。今年,武陟县鑫农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毛喜道将他的玉米收割的活儿承包了,个把小时就完事大吉。
“今年购进的一台玉米收获机,政府补贴5万元,给大家伙儿免费服务是应该的。”毛喜道告诉记者。他的合作社今年组织了16台玉米收获机参加秋收,机收玉米1.4万余亩,黄树村1600多亩玉米,不到3天全部收完。
在武陟县采访时,记者发现,一些早熟的玉米田甚至已经耕后整平。农民们说,以前从掰玉米棒子,砍秸秆,再到耕地,至少要十几天的时间,忙得“手脚齐用”。现在,玉米收获机、联合耕作机等齐上阵,两三天就干完以前十几天的活儿。
“这几年我们大力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今年就新增玉米联合收获机80台,补贴金额达到400多万元。现在全县玉米收获机保有量达到700台,为提高玉米机收水平提供了坚实的装备保障。”武陟县农机局局长周玉久告诉记者。
9月25日,记者从武陟县农机部门获悉,今年该县秋收基本结束,全县53万余亩玉米,机收率达到93%。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