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 通讯员陈丽媛)继今年7月50名硕士研究生落户沁阳后,8月份沁阳又专门为重点企业招聘20名硕士研究生。这也是该市连续4年开展“百名硕士进沁阳”活动。
盘点4年来持续不断的“百名硕士进沁阳”“百名专家进沁阳”“万名技工进沁阳”等“人才兴沁”的一系列战略的实施,地处中原内陆、仅有48万人口的沁阳市结出了人才工程硕果:目前人才资源总量已达2.8万人,4年增长50%,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11%,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在30%以上。
沁阳市委书记魏新洪说:“以聚集、更新、创新、提升、振兴、支撑、培养为核心的七大人才工程正在结出硕大果实:沁阳市的人才规模、人才素质、人才投入、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载体和人才效能等得到了全面发展,人才转型有力促进了经济转型。”
实施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该市拓宽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成立高级人才服务中心,近4年来共引进5批硕士研究生,达到235人。所有被引进的研究生均享受市财政全供事业编制,每年享受市政府工作津贴5000元,并可享受公寓1套。近4年来共柔性引进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全国行业领军人才100多人。
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该市目前已建成1家国家级工程实验室,52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超过1万人,占人才总量的30%以上。
实施党政人才创新工程。该市利用中国人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温州市委党校等外训基地,并通过组织人员到经济发达地区和企业挂职锻炼,每年培训党政人才1000人。
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该市以“新怀商论坛”为平台,利用青岛海尔企业家培训中心、北京大学等基地,每年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000人。
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该市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博雅职业技术学院等基地,每年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000人。
实施农村实用人才支撑工程。该市以“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及农业广播学校等为依托,采取“专家讲师团+示范基地+远程网络”的模式,每年培养农村实用人才5000人。
实施名师名家培养工程。该市通过实施岗位培训、学历提高培训等全方位、多层次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正在培育20名在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名师群体,培养200名焦作市级骨干教师,培养1000名沁阳市级骨干教师。
“沁阳有最好的资源——人才资源,有最大的优势——人才优势,这是引领沁阳经济转型的动力之源。”该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毛文明如是说。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