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通讯员李明)近年来,我市以“文明、健康、优生、致富、奉献”为主题,广泛开展“五进”活动,努力实现“五促”,为城乡家庭特别是计生家庭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有力地推动了幸福家庭创建活动。今年7月,市人口计生委、孟州市人口计生委、武陟县人口计生委和修武县计生协会被省人口计生委和省计生协会评为全省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先进单位,焦作市被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确定为全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试点单位。
一是人口文化进家庭,着眼文明促幸福。首先是创新品牌吸引人,孟州市的“五福临门”、武陟县的“四进家”、沁阳市的“七彩阳光”等活动,吸引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其次是社会活动吸引人,利用春节、元宵节、“七一一”和“九二五”等时机,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吸引群众参与。第三是媒体宣传引导人,坚持在焦作各大主流媒体开设专题栏目,共编辑出版《焦作日报·青年周刊婚育专版》161期、播出《人口家庭社会》电视专题节目190期。2010年以来,共在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发表稿件23070篇。第四是典型宣传引导人,评选出市级婚育文明示范户100户,在全社会树立了榜样。
二是优质服务进家庭,着眼健康促幸福。我市以生殖健康进家庭优质服务活动为载体,组织医学专家成立督导组,对县乡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常规手术、消毒控感等工作进行抽查,切实增强规范化管理意识;加大技术服务人员业务培训力度,加强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县站乡所上档升级步伐。据统计,仅2013年春季服务活动期间,我市就为28.6万名育龄妇女进行了健康检查,查出政策外或意外怀孕、脱环、带环怀孕等3349例;落实计划生育手术12974例;为更年期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1386例;为6.3万名育龄妇女提供了妇科病普查服务,查出患病者8868人。
三是孕前检查进家庭,着眼优生促幸福。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孕前免费项目全覆盖的省辖市,2012年以来,我市采取多项措施,为群众打造了方便、快捷、放心、安全的“绿色通道”:为路远的群众集中安排车辆接送、为所有参加体检的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免费早餐、为领取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及评估建议告知书的群众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开展孕期随访活动、为Rh血型呈阴性的人群建立QQ群等。项目开展以来,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资金1922万元,为73120对夫妇提供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发现不宜怀孕或暂缓怀孕夫妇7363对,均给予了相应的专业指导。
四是惠民政策进家庭,着眼富裕促幸福。市委、市政府整合出台了24项利益导向政策,强力实施六大民生工程。2012年,将农村奖扶女性对象年龄降低3年,对奖扶、特扶对象在省定标准基础上每人每年分别增加120元、240元扶助金。2010年以来,对独生子女出现意外伤残、死亡的家庭分别一次性救助5000元、1万元;对子女未满18岁的独生子女父母意外伤残、死亡的家庭,每年救助1000元;对计生家庭成员出现恶性疾病或长期卧床的,每年给予500元慰问救助金。2010年以来,全市共对2611户独生子女及其父母意外伤残、死亡家庭落实了救助政策,慰问患有恶性疾病或长期卧床人员的计生困难家庭8414户,共计发放救助金518万元。全市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36.4万人共计8165.3万元,仅2012年全市计生家庭受益总额就达到了7000万元。
五是生育关怀进家庭,着眼奉献促幸福。一是继续完善计生公益金募集救助制度,形成“政府启动、协会牵头、社会捐赠、亲情救助”的长效机制。2010年以来,我市累计募集公益金1285万元,救助困难家庭2.48万户。二是发挥“爱心超市”的作用,采取“政府搭台、协会牵头、社会捐赠、困难帮扶”的形式,建立了32个“爱心超市”,为2.8万户城市计生困难家庭发放物品26万件。三是积极探索计生家庭养老服务模式。解放区在探索政府埋单居家养老模式的同时,积极探索“亲情牵手”服务模式。修武县建立了“一奖三补”制度。四是落实新型计划生育保险制度,仅2012年就为1.7万多户计生家庭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保费达51.936万元;为3809名计生干部办理了意外伤害(疾病医疗)保险,共计缴纳保费31.8万元。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