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飞飞
近来,在武陟县乔庙乡,一位笃信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老脑筋”,破天荒地拿出5000元钱给考上大学的孙女发奖金的事情,成为乡亲们茶余饭后的美谈。
这位“老脑筋”不是别人,正是乔庙乡千村的刘爱琴大妈。今年68岁的刘爱琴膝下有1个儿子3个女儿,虽说孩子们个个有出息,可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刘爱琴始终对儿子疼爱有加。她常对别人说:“闺女书念得再好也没有用,长大了嫁到别人家,俺也跟着享不了福,到老还得指望儿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爱琴的4个儿女相继成家立业,子女们对她百般孝敬,可就是有一点让她不称心,她那一直视为掌上明珠的儿子在生了一个女儿后,决定放弃二孩生育指标。刘爱琴死活不同意,可儿子儿媳打定了主意,他们一边做刘大妈的工作,一边搞果树种植。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刘爱琴的孙女已长大成人,她儿子的果树也是年年丰收,成了远近闻名的少生快富带头户。随着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深入开展,村里有好几对夫妇主动放弃了二孩生育指标。这一切悄悄地影响着刘爱琴,她说:“现在老百姓生活条件高了,生育观念也变了,一门心思寻找致富门路,看来重男轻女的思想是落伍啦!”
今年高考,刘爱琴的孙女以596分的好成绩被郑州大学录取。高兴之余,刘爱琴决定从这几年子女们孝敬的零花钱里取出5000元奖给孙女。
“哟,看来您这‘老脑筋’真是开窍了!”很多得知这一消息的人都与刘爱琴开玩笑。每当听到这样的话,刘爱琴总是嘿嘿一笑说:“前些年俺觉得闺女迟早是别人家的人,上学没什么用。现在不同了,不管男孩女孩,只要学习好都有出息,都能当传后人!”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