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帆 摄影报道
今年是执行新兵秋季入伍的第一年,自9月初以来,驻扎在沁阳市71762部队的300多名新兵陆续抵达军营。眼下各项新兵训任务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这些“90后”“小太阳”“小皇帝”,入伍后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他们又将如何完成一名社会青年向合格军人的转变?
9月17日,记者在部队政治处新闻报道员樊西刚的陪同下走进新兵营,新兵正以班为单位进行队列训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 新兵们挺拔的军姿,训练的口号声一浪高过一浪。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新兵们的迷彩服早已经被汗水浸透,汗水顺着脸颊直往下流……
新兵营长王存光说,现在虽然已进入秋季,但白天的最高温度依然有30摄氏度左右,再加上训练时都要着迷彩服全副武装,这对初入军营的新兵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刚开始训练时,有很多新战士感觉不适应,营里一方面努力改善保障条件,在训练间隙让大家喝到解暑的绿豆汤;另一方面,以讲述老兵中“训练标兵”的故事来鼓励他们。
记者问一位叫李刚的新兵“苦不苦”时,李刚响亮地回答:“苦是苦了点,但这样的青春才够精彩。”简短的回答,让人对这些“90”后的新兵有了新看法。
训练时有板有眼严肃认真,休息时也别有一番趣味。新兵以排为单位围坐成一圈各秀绝活,跳街舞、练武术、乐器演奏……
一名新兵散打单挑班长的较量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新兵与班长抱拳相互行礼后,班长先来了个踢裆卡喉,那名新兵不慌不忙用一招顺水推舟轻松化解,班长紧接着使了一招顶腹击面,新兵借力打力……如此你来我往十余个回合,班长非但没能近得了那名新兵的身,反倒是一连摔了几个大跟头。
新兵二连指导员李晶说,这个“功夫小子”名叫何云鹏,12岁就在武校学习少林拳,因为悟性高、能吃苦,15岁就考取了河南省一级散打教练资格证书,先后参加过省、市级武术比赛达20余场,并取得多项骄人战绩。
在军营里有这样一种说法:“出门看队列,进门看内务”,从训练场来到连队宿舍,平展的床单,豆腐块般的军被,不禁让记者感叹,入伍短短20多天的他们,竟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新兵营教导员陈小林说,部队会尽最大的努力,为新兵的成长、成熟提供全力支持。该营在训练之余组织“新兵达人秀”评选活动,其目的也是给新兵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都能有展示才艺的机会,使每一个新兵都能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尽快“炼成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