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武陟县嘉应观乡二铺营村村委主任助理金志武
本报通讯员 王艳芳 王兴杰
提起金志武,在武陟县嘉应观乡二铺营村可以说是家喻户晓。5年前,他顶住各方压力,放弃城里的教师工作回村任职,在生猪市场一片死寂的时候,压上全部身家,开始饲养生猪,并成立养殖协会和蔬菜合作社,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五年村官岗,五年创业路,成为金志武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金志武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父亲是一名中学教师。2001年9月,金志武挤过高考独木桥,实现了鲤鱼跳龙门,被焦作师专录取,毕业后,顺利到城里一所学校教书,父母因为儿子能子承父业而非常高兴,街坊邻里也很羡慕他能当上教师捧到铁饭碗。
2007年5月,我市委面向社会选聘大学生村干部,金志武毅然决定辞去教师工作,竞聘大学生村干部,回老家嘉应观乡二铺营农村创业。金志武的决定,遭到了家人和亲戚朋友的坚决反对,也遭到了街坊邻居的嘲讽白眼。金志武坚定自己的抉择:城里的工作确实很诱人,但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热爱农村,更有责任建设新农村,当好村官是自己无悔的选择。
为发挥村官的本土优势,金志武被安排到二铺营村任职。二铺营村是个传统农业村,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缓慢,群众以传统种植业为生,收入水平不高。当时,生猪市场受猪瘟和蓝耳病的严重影响,非常不景气,许多规模猪场损失惨重。当众多养殖户退出生猪市场,避之唯恐不及之时,金志武嗅到了商机,生猪市场已经跌至谷底,必定反弹,市场供给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生猪价格必定大幅上涨。他当机立断,要饲养生猪,自主创业。
当时猪仔特别便宜,30多元就能买一头,金志武一下子买了120头。万事开头难,初次养猪,一切都得学习。金志武从书店买了许多有关生猪饲养的书籍,开始钻研饲养技术,并经常到乡畜牧站请教疑难问题,还跑到附近几家大型养猪场学习饲养技术和防疫知识。
经过几个月的学习、揣摩,金志武终于掌握了基本的生猪饲养技术,生猪饲养场也渐渐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辛勤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第一茬生猪出栏100多头,当时生猪价格一路攀升,纯利润达到5万余元,第一次收获使他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创业的快乐。金志武趁热打铁,迅速回笼资金,着手饲养第二茬。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共出栏生猪200多头,创收达12万元。有了资金保障,金志武抓住有利时机,不断扩大饲养规模,2010年又投入10万元,建成了一个能繁殖仔猪的猪舍和一个大型沼气池,有效改善了买仔猪难和猪粪污染环境的局面。2011年又出栏生猪200多头,创收20多万元。5年来,金志武先后获得了河南省百优大学生村干部“创业之星”、焦作市十佳创业精英人才、焦作市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之星、“庚玄杯”焦作青年农民之星等荣誉称号。
2011年,蔬菜价格持续走高,金志武再次准确捕捉商机,成立了蔬菜合作社,利用黄河滩区的独特地理优势,帮助村民创建蔬菜温室大棚12座,发展绿色种植,生产的大棚蔬菜销售到焦作、郑州等地的大型蔬菜集贸市场,帮助群众创收达120多万元。去年6月,金志武参加了焦作市首届创业大赛,从初选、预赛、决赛一路走来,获得了决赛第二名的好成绩,并得到了创业扶持。手捧着鲜红的荣誉证书,金志武深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要把生猪养殖和绿色蔬菜种植项目做优做大,帮助更多群众共同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