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林峰 摄影报道
经过高中三年的苦读,他们迈进大学校门,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他们曾经充满激情和期待,在大学的成长生活中,他们的心态也曾迷茫和无助。18~22岁,正是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阶段,他们有着自己的梦想,也有着实现梦想的困扰。对他们来说,面对青春,梦想的实现与现实生活的碰撞,都是人生一个重要过程。
9月,走进河南理工大学校园,正值新生军训的日子,田径场、篮球场……那些被太阳晒得黝黑的面孔充满着认真的表情,在教官的指导下一丝不苟地练习着每一个动作。训练之余,他们对新的校园环境充满好奇,以宿舍、班级或排队为单位,三五成群地穿着军训服装走在校园的各个场地。而那些老生们,上课、打球、准备考研……对于他们,无论年级高低,都有过同一个梦想——考上大学,而如今已经进入象牙塔的学子们,青春与梦想,是一个既常规又现实的话题。
18周岁的郭松是该校应急管理学院的一名新生,初次见到他时正穿着军训服装,帮着教官给新生们发放体检表,从他的言谈举止中可以看出他的协调能力比较强。他告诉记者,他是提前从石家庄来到学校报到的,性格活泼、爱好说笑,一来报到就引起了学院辅导员的注意,加上自己的勤奋和老师的认可,很快就成了协调组织同学的主力。他学的是公共安全管理专业,毕业后希望能够考上公务员,更好地服务社会。
对于以后“服务于社会”的远大理想,同是大一新生的周愈强则有自己的想法,1994年出生的周愈强在该校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习,他说他的大学梦想是“得奖学金出去旅游”,希望自己的大学生活“空手而来、满载而归”。
就读于该校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王小静是一名研究生,今年读研二,曾响应国家支持西部发展计划号召支教西部,她渴望有挑战性的生活。
大学,一个梦想开始的地方,在这人生的青春阶段,祝福他们带着梦想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