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樊树林) 投入资金646万元,完成32条背街小巷整治任务;新增生态营造林4809亩,辖区绿化面积进一步增大;南水北调工程征迁安置房建成23.73万平方米,主体封顶20.11万平方米;组建900余人的网格工作队伍,努力实现社会服务全覆盖……日前,笔者在山阳区了解到,仅今年上半年,该区用于民生支出就达1.78亿元,占公共预算收入的近80%。
“今年年初以来,我们把优先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有限的财力投入到涉及广大群众利益的各个领域,推进了‘人民在心中、转型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该区区委书记孟令武说。
该区在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的基础上,紧抓市“十大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征迁安置、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等契机,加大新型社区建设、道路拓宽改造等工作力度。目前,南水北调工程征迁安置房建设顺利推进,投资100余万元建成城区10处游园绿地,投资646万元完成32条背街小巷整治任务。同时,新丰一街农贸市场已开工建设,恩华农贸市场征迁工作正在进行。该区还认真落实城市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的要求,将新型社区建设与中心城区范围内现有城中村、棚户区开发改造通盘考虑,谋划实施了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城建开发项目。截至目前,贝格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已完工,太行名府公租房项目前期工作就绪,中星新型社区和牛庄新型社区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不断改善民生的根本需求。今年上半年,该区积极探索公共服务职能下放、重心下移,以“五型”(规范、服务、文明、平安、健康)社区建设为抓手,统筹平安建设、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人口计生、法律援助等各类公务服务资源走进社区、贴近居民,实行“集中化办公、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该区先后完成了亿祥、富康、新东苑、丰收4个社区改扩建项目,新增社区服务用房4000余平方米,组建900余人的网格工作队伍,努力实现社会服务“零距离”、社会管理全覆盖。
该区始终把学校建设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抓紧抓实,目前塔南路小学等6所学校教学楼加固改造工程正在稳步推进,新城学校建设项目正在办理相关手续。
就业是民生之本,该区大力扶持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城镇下岗人员创业就业,为他们提供技能培训、政策咨询、金融信贷、市场信息等全程服务,全区新增就业2503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6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0人。
“解决百姓关注的问题是主题实践活动的最佳体现,下一步,我们将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向民生事业倾斜,努力建设更加美丽的山阳。”该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玲说。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