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仕智)今年三秋,博爱县磨头镇收获了不点一堆火、不冒一处烟,天蓝气清的丰硕成果。该乡党委书记宋飞鸿说:“好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五道防线’防焚烧。”
筑牢组织防线。为确保全镇三秋期间不点一堆火、不冒一处烟,该镇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总责的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全镇34个村划分为5个片,镇主要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全镇机关干部在秸秆禁烧期间一律不准请假、脱岗,以片为单位集中起火就餐,白天在村里指导禁烧工作;各村两委干部也全天候在岗、在位;镇政府抽调精干力量成立2个督查组,负责检查指导全镇禁烧工作;各村分别成立10~20人不等的村级巡逻队,为禁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筑牢思想防线。该镇在辖区新济路、高九路、磨蒋路等重要路段、重要地块和进村口,悬挂有关禁烧的拦街横幅120余条、彩旗400余面,张贴标语5000余条;各村广播室每天早、中、晚定时宣讲禁烧政策;镇禁烧宣传车巡回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播放禁烧规定,营造了浓厚的禁烧舆论氛围,为全镇禁烧工作奠定了较好的思想基础。
筑牢巡查防线。该镇出台秸秆禁烧责任追究规定,层层签订责任书,人人立下“军令状”,同奖同罚,重奖重罚,落实责任追究,坚决兑现奖惩;在重点部位设立30多个全天24小时防火点;镇、村两级禁烧巡逻队佩戴统一标志强化巡查,一旦发生火情及时处置,从而建立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点面结合的巡查防控机制,有效杜绝了火情发生。
筑牢技术防线。为搞好秸秆综合利用,该镇强力推广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鼓励农户购买还田机,对还田地块登记造册、责任到人,确保收获后秸秆直接还田;不能还田的秸秆,各村都设有集中堆放点,有专人看管,确保不出现一处火情;镇里及早组织各村与养牛场进行对接,促进全镇约1.2万亩玉米秸秆的快速有序清运青贮;镇里购买4万余条编织袋并发放给各村,统一装包存放苞叶,从源头上消除了焚烧隐患。
筑牢监管防线。该镇主要领导分别带领督导组对机收还田、秸秆禁烧、干部在岗在位等情况进行高密度、全天候督导,发现问题通知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立即整改,确保各项禁烧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各类隐患及时清除,实现了全镇、全时、全程无盲区监管。
截至目前,该镇2.1万亩玉米已全部收完,秸秆苞叶清理87%,实现了不烧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的“零着火点”目标。